最近這一陣子,台灣社會的某一些圈子,人跟人互動的時候,除了會問對方吃飽了沒之外,還會觸及一個很火熱的話題:「你(妳)要不要出來選立委」?一時之間,在這個苦悶的島嶼,選立委彷彿變成一項全民運動。今天這個陣營的人要出來選,明天另外一個陣營的人要出來選。

然而,立委真的人人可以當嗎?這項工作真的不需要任何專業嗎?或者,講得學術一點,一個「好」的立委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這麼多人要選立委並不奇怪,真正奇怪的是,這個社會在這一片熱潮蔓延之時,始終未曾廣泛而深入地探討以上這些問題。

於是,有些人把選立委當成是選好人好事代表。這種心態其實過於天真。政治一個很複雜的領域,它跟道德有關,但道德卻不是它的全部。政治人物也許不必然要跟魔鬼打交道,但是,這個圈子裡的人都知道,最能對付魔鬼的往往不是聖人。換句話說,好人不一定會是好立委,好人進到國會也不保證他永遠會是好人。這是一個痛苦卻必須要有的體認。在這個意義之下,如果還有人認為,把好人選進去,國會就會變好,這絕對是過於一廂情願的想法。政治領域從來不缺好人,一直以來,它所缺的是一套讓好人可以發揮,以及讓他們不會與壞人妥協與同流合汙的機制。

另外有一些人把立委選舉當成是社運界的選秀大會。在全民參與的神聖理由之下,有名氣的公眾人物在此時此刻的台灣都被列為可能的參選人。「找出有名的好人」,這個簡單的原則變成他們追求的目標。然而,這種作法是建立在一套詭異的邏輯上頭。它詭異的地方在於,它把社會運動與政治這兩個領域混雜在一起,在他們看來,會在體制外搞社會運動的,未來在體制內就一定會是好立委。很遺憾,在我看來,這種想法完全沒有事實基礎。體制外的改革強調衝撞,不過,一旦進入體制內之後,在我們這個相對保守的社會之中,協調與溝通卻是所有人必備的心理狀態與實際技術。

在這一波選立委的風潮之中,還有另外一個值得商榷的現象,那就是「選民」似乎不見了。立委是民意代表,換句話說,他(她)是代表人民來發聲並行使權力。不分區立委當然可以暢談整體理念,不過,區域立委則必須照顧並且回應地方上的選民的需求。這些需求有些是全台灣共通的,有些則是當地所特有的。截至目前為止,那些宣稱要出來選區域立委的人,都沒有處理他(她)所在選區的特殊性。也就是說,我看不出來他們曾經好好思考過,他即將要代表的那一群人,其特質與需要究竟是什麼。在這種運作方式之下,決定要去哪一個選區參選,不是因為這些參選人對這個選區的選民有特別的情感,而是基於選戰策略的考量。某種程度來說,這種作法與基層是脫鉤的,它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空降部隊。未來,這些參選人很有可能陷入曲高和寡的艱困局面,尤其是當他們所遭遇的對手是地方組織非常綿密的傳統候選人。

根據初步的計算,現在的立法委員之中,有25位具博士學歷,57位具碩士學歷,二者加起來佔了全體立委的73%。換句話說,照坊間的標準,我們的立法委員大多數都是高級知識份子。不過,立法院還是為人所詬病,不是嗎?可見知識與學位並無法直接等同於立委問政的品質。所以,如果有人還堅持一定要找學者進立法院,看來也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以上這幾點,絕非唱衰那些這一次想要參選立委的素人。我只是想強調,如果目的在改革我們的國會,上述這四種操作方法不見得會實現他們心中的理想。一個好的立法委員需要多種能力的結合,比如說,耐心並細心去看種種魔鬼藏在細節裡的預算,有足夠的人脈可以串連來推動法案,有犀利的口才及眼光來質詢政府的施政,有專業的知識去判斷種種適法性的問題,有不間斷的熱忱去照顧並服務選區裡面的各種大小事,以及,最重要的,在各種衝突的利益之間尋求解套之道的運作能力。

在這個意義之下,把立委變成一項好像人人都可以當的職業,把立委變成一項人人皆可參選的運動,對國會改革而言不見得是好事。它會產生一種非預期性結果,國會的神聖性與專業性將會被削減。當然,話又說回來,正是那些現任的立委表現太差,導致人人皆可當立委的假象蔓延在社會。所以,未來我們很有可能只能在那些問題的製造者與被假象所欺騙的素人中間二選一。

當那天來到時,那將是台灣國會最可悲的景象。

作者:姚人多(清大社會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