輾轉的人成為移工,近者在自己的國家移動,遠者行至他鄉。成為異鄉人的目的是回家,而不是出走,而離開家鄉的路途遙遠,返鄉的希望劇烈,數年後的歸鄉,家會因為物質的滿足圓滿?還是因為距離等不可測的因素搖搖欲墜?

 

我在閱讀《回家》前,並沒有想過移工返鄉後的生活。數年的離家,無縫接軌的擁抱美好的家庭,這都是少數中的少數。幸運的人揣著積蓄回家,四肢健全並增長了經驗,返鄉重建房屋,蓋起代表文明的廁所、馬桶、蓮蓬頭,出國長了見識,帶給家人文明,雖然文明不代表合用,只是個表徵,表現自己已經高人一等,遠走的你終於成功回家。

 

這世界不幸運的人總是比較多,移工借貸、押地籌出動輒幾千美元的仲介費,到了異鄉,才知道連續工作12小時也換不到最低薪資,花了幾年還完仲介費,也到了返鄉的時間,有人不甘心的回到家鄉,等待再一次出國的機會。部分的人選擇了逃,成為逃跑移工,低調害怕的輾轉打工,奉公守法只為了躲避警察,只希望在被遣送回國之前,能賺到一些錢,這些錢能帶給家人翻身的機會,所有在他鄉的委屈能夠換得一絲安慰。

 

「我們以為來的是勞力,但卻是人。」

 

前陣子瞥過這句話,忘了是在哪看到,簡單的陳述看的我心顫,但那些聘請外籍移工的人真的在乎嗎?我相信台灣有溫情,會有移工幸運的遇見給他們合理待遇、平等看待他們的雇主,但就像我說的,不幸運的人總是比較多,更何況制度殺人,工時長、薪資低的勞力工作還要面對仲介的抽成。上層階級只需要從勞力輸出國選出物美價廉的「螺絲」,層層的壓榨不需停止,損壞即拋,反正移工趨之若鶩,遇到職災也常摸摸鼻子自認倒楣的回國。

 

而我們還知道他們是人嗎?我們將他們的艱辛視為必然,將制度的缺陷不斷忽略,我們一階一階的痛踩,直至他們踩空落地。

 

顧玉玲從事社運多年,《回家》是她第2本記錄移工生命歷程的著作,不同於上一本《我們》,《我們》記錄菲律賓移工在台灣工作的故事,而《回家》則是記錄越南移工返鄉後的生活。我們看不見,我們也不想看見,我們所想像的他們回到越南,因為幾年的工作得以蓋新房、重建生活,而本地勞工因為所需求的薪水比較高,失業率增高,而我們只懂將這「罪過」推給外籍移工,而不去責怪自己的國家。而在本地勞工失業的同時,我們又給了外籍移工什麼樣的待遇?

 

長期關心外籍移工議題的媒體人張正在去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作《外婆家有事:台灣人必修的東南亞學分》,收錄他前前後後所寫和移工議題相關的文章,張正的書對我是引導,而《回家》是不能避的刀,讓你流血而不能不銘記。

 

 

(編按:新頭殼網站跟獨立書店「三餘書店」合作,每星期五固定推出書評。作者為三餘書店--曾儀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