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勞動局長的 i-Voting,從遴選委員名單公佈開始就爭議不斷,最後甚至演出五名推薦人選有兩人(包括得票最高的吳世哲)退出候選的窘劇,柯文哲則用「起底」和「政治獵殺」來形容網民們的熱情監督。
同時,早一步進行的教育局長遴選,在外界相對較少的關注下,順利選出湯志民。卻又被爆料湯曾在年初擔任引起爭議的課綱微調小組召集人,以議事手段護航「去台灣化」的課綱修改。柯文哲則以「不是選聖人」回應。
這一點完全不能說服反對者,因為湯本來就不是聖人,相反地,湯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平凡人,平凡到可以被當作「平庸的邪惡性」的範例的平凡人。他的行為正好示範了一個奉公守法的平凡人如何盡心盡力地執行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洗腦,從而成為獨裁政權的得力助手。
社會局長遴選,則出現兩位被推薦人落跑,不得不另外找人的窘況。
稍後舉行的環保局長出爐後,遴選召集人公開表示「被當作衛生紙、用過就丟掉」,批評柯P踐踏遴選委員的人格。
資訊局長和文化局長遴選,則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兩個結果:資訊局長沒有爭議,而文化局長出爐後引爆極大爭議,不僅遴選委員開記者會痛批,連召集人陳其南都把原本寫給柯P的私信公佈在網路上,指控當選人倪重華和柯文哲「欺騙、作弊」。
---------------------------------
滿頭包的遴選背後,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從欣然接受擔任遴選委員,到失望說出「用過就丟」「欺騙、作弊」,這些名重士林的清流,到底對什麼事情不滿?
柯文哲對此表示「制度沒有一次就完美」,認為應該改進的是遴選制度。
從參選以來,柯一直強調「建立SOP」、「依法不依人」,這些主張聽起來非常悅耳,符合大眾對幾十年來台灣社會上「人治」導致的公務員失職、政府失能的反 感,得到大多數選民的共鳴。但從這些跌扑狼狽的遴選過程中可以發現,遴選成功與失敗的關鍵還是在人,而非制度。如果柯P沒有介入時,遴選委員的組成,決定 了遴選過程的成敗,資訊局長遴選委員們的出身、背景、專業態度,決定了遴選結果,也決定了成敗。其他幾個出現爭議的遴選過程裡,同樣是遴選委員造成了爭議 的後果,原因是遴選委員的意志和柯P的想法南轅北轍。
但遴選委員要如何組成?這難道是 SOP 可以解決的?每個委員都是人,每個被遴選人也都不是素人。他們的 reputation 都已經由他人的主觀判斷所塑造出來。向不同的族群諮詢同一個人,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 reputation,例如說湯志民,支持者會認為他是維護中華文化的推手,而反對者則認為他是扼殺本土文化的殺手。如果遴選委員的組成,完全和柯文哲的 意志相同,那又何必多此一舉?柯市長直接憑自己的觀感印象找人不就結了?
SOP 只能拿來處理沒有價值判斷的例行事物,例如公務員的辦事流程、市民和市府間的例行接觸,或者像資訊局長這樣具有高度專業性而沒有政治性的職務。牽涉到價值 判斷時,不論是勞動、文化還是環保,這社會上都存在著深長久遠的意識形態衝突。反核/擁核?直鐵/彎鐵?都更/保存?這些意識形態衝突不是「超越藍綠」就 能超越的。要處理這些,還是要靠政治智慧。
政治是模糊的、微妙的、沒有標準答案的。從這個角度看,以主管勞動的局長和主管產業的局長分屬於完全不同的意識形態為例,這一點可能造成衝突,也可能形成調和,成敗沒有定則。最後還是要靠主導者隨時的機動調整、衡量判斷。
希望柯文哲在組成「小內閣」後,能繼續維持穩定中立的身段,否則就像走在鋼索上的特技演員,一失去平衡就是直線墜落,即使小心翼翼,但只要一陣風來,不免讓觀眾為他捏把冷汗。
----------------------------------
制度和人互為表裡,制度提供框架,個人在框架中依照自己的認知來行事。要達到實質的改變,制度和人都要改。柯文哲提出新的制度,但並沒有提出新的人,舊思 想的人在新的制度、新的民意監督下走得跌跌撞撞,才是這次遴選出狀況的主要原因。新的思想必須同時實踐在新的制度和新的人兩個方面,才能真正落實。
內閣制和總統制的爭議也是如此。這兩個制度規範的對象是「政治人物」和「政黨」。如果政治人物不改變,兩個政黨都維持列寧式剛性體質。不管改成什麼制度, 都沒辦法「發揮制度之所長,彌補個人之所短」。要改變政黨,也不可能從現有政黨著手,因為國民兩黨都存在著太多丟不掉的包袱,幾乎毫無改革之可能,現有的 政治人物也是如此。
只有讓新的政黨、新的人加入,才能淘汰、替換掉舊的人、舊的政黨、舊的思想,真正實現全新的制度。不管是柯文哲的新市政,還是台灣的新政府體制,改革的過程中,都必須做到制度和人的同時改變,徒有制度不能自行,只有人的改變也不能成功。
作者:二火(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