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此篇報導轉載自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為專題《歐洲小國比利時,如何邁向零核時代?》系列報導第5篇。)

今年三月初在福島核災即將屆滿三周年時,台灣進行了北中南的反核遊行,媒體預估全台有八萬人走上街頭反核,而在地球另一端的比利時,也有一場反核遊行(見圖1):這場遊行是由stop Tihange and Doel Presto組織發起 ,在首都布魯塞爾,現場約有一兩百人參加,訴求是希望政府能記取福島核災的教訓,立即關閉老舊的Tihange 1反應爐,以及安全待評估的 Doel3 和Tihange 2反應爐,同時積極發展綠能。

在這場遊行中,人們高舉著「核電,不,謝了」的旗幟,繞行布魯塞爾的主要大街,一些藝術家們,在現場以演奏小提琴或樂隊的方式聲援遊行活動,晴朗的天空下,遊行隊伍呼喊著口號走在大街上,吸引不少路人圍觀(見圖2)。如果不是語言不同的話,走在遊行隊伍中,會讓人感覺和在台灣是一樣的,人們走上街頭追求自己理想生活的樣貌,不因種族或國界而有所差異。

比較起台灣和比利時,在核電除役的過程中,有個關鍵的不同點是:開放的電力市場。雖然比利時的核電使用比例高達五成,但因位於歐盟電力市場中,因此即便在除役過程中產生缺電情形,也可以向其他國家買電,甚至相對之下比自己發電更便宜。而且在市場多元的情況下,民眾可以自行選擇電力公司,以消費的方式支持自己認同的電力。

而再生能源的發展上,REScoop的成員Dirk認為,台灣占有許多優勢。他認為,台灣緯度位置相當於北非,氣候溫暖,陽光充足,肯定是發展太陽能的好地方。而且台灣多高山,地勢崎嶇,比起比利時更適合發展水力發電。但在風力發電上,比利時和台灣都面臨選址不易的情況,而台灣的人口密度更高於比國。(參考圖3)

Dirk進一步說明,以目前的發展技術來說,要生產電價低於0,05 €/kWh的電力,幾乎不可能,目前有的少數例子是法國和比利時的核電廠,最少的電價可以達到0,04 €/kWh。而在美國加州和巴西,最新的風力和太陽能發電,已發展到低於0,05 €/kWh的電價了。因此他認為,以台灣的氣候和地理條件,是有機會發展出便宜的再生能源。

近年來,因為環保意識的提高,在台灣越來越多人關心核電的議題,今年四月時,前民主進步黨主席林義雄以禁食行動,訴求核四停建,使核四續不續建的問題再次白熱化;而比利時的非核進程走的比台灣快,在比利時,核電的議題已經不是要不要再蓋核電廠了,而是現有核電廠會不會延役,以及如何加速再生能源的發展。

比利時因為核電發展早,在核電除役上的知識和經驗較充足,但在再生能源發展上,台灣擁有較豐富的自然資源,兩相對照下,各有不同的核電除役優勢。

番外篇:一種友善環境的生活方式-La baraque的故事

在生活上節電的方式有許多種,例如隨手關燈、用節能燈泡等等,然而,在新魯汶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 Louvain)有一群人,把這種概念發展到極致,他們在大學附近的荒地上,蓋起自己的房子,在菜園種菜,過著自給自足的簡單生活。

Aline是這裡的住戶之一,比利時人,她在25歲那年來到了La baraque,因為厭倦大城市的物質生活,而這裡的生活方式使她想起年輕時的國外旅行時光,而待了下來,沒想到一待也待了二十幾年,目前仍住在La baraque裡。我去參訪的那日,她邀請我進她的屋子,取出在生態商店買來的麵包和果醬,泡了一壺熱茶,在食物的香氣中,她向我娓娓道來La baraque的故事。(見圖4)

1973年,新魯汶大學剛成立之初,學生宿舍不夠多或是宿舍不夠好,於是一些建築科系的學生,開始在學校附近的荒地上,蓋起實驗性的房子,不過當時他們從未想過,後來這裡會演變成為一個村莊。

Aline認為,La baraque的迷人之處,在於它是一個自由自在並且以分享為主的社群,它的生活方式本身就不斷地挑戰社會上的既有價值觀。

「這個社會告訴我們,要蓋房子的話,必須要讀五年的建築科系,要取得各種執照,才可以蓋房子。這是社會企圖放進我們腦袋裡的思維,要讀書,才會有能力。也許蓋一棟大房子會需要,但是蓋一個小的遮蔽處,並沒有那麼困難。」

走在La baraque,可以看見各種不同型態的房子,有的是以泥巴和木頭所建蓋而成的生態屋,有的則是以一台小貨車所組裝成的屋子,有些是以回收的廢棄物所蓋成的。有趣的是,因為這裡的房子普遍空間狹小,有些房子甚至沒有浴室,因此他們規劃了一個公共澡堂,以太陽能熱水器來提供熱水,讓居民共同使用。也有一個烤箱,大家可以一起烤麵包和披薩。幾乎每戶人家都有一個放置堆肥的地方,用以放置排泄物和廚餘,等到一年半後,在利用變成土壤狀的堆肥來灌溉菜園。

「La baraque的特別之處是,這裡的住戶住在很小的空間,所以一但天氣好,就會跑到戶外聊天,很像是生活在外面(live outside)。如果你有一個舒適的大房子的話,你只會整天待在屋內。因此這裡的住戶很常見面,我們知道隔壁鄰居叫什麼名字,甚至他們小孩的名字,不像在大城市裡,你連鄰居長什麼樣子都不清楚。」Aline說道。

「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我們分享許多東西,例如除草機或土司機,我的鄰居只要來敲個門,就可以跟我借。我們沒有擁有所有我們需要的東西,而是藉由分享的方式擁有。」Aline說。

因為人們生活簡單,並且屋子空間很小,這裡的住戶多半沒有洗衣機,烘衣機,或是太多電器用品,在冬天時,不需要太多暖氣便可以取暖,因此整體上不像一般的大房子那樣耗費能源。

目前在La baraque約有210人,其中50名是小孩,而這裡的居民,主要是比利時人,但也有來自亞洲和非洲的住戶,每個人來這裡的原因不同,但這裡有許多藝術家、雕刻家和詩人,從那些獨具特色的屋子,便可以感覺出來;也有在一般社會生存遭遇困難的人們,例如,難民和失業者,他們有的在這裡幫忙砍柴,有的接受幫助而獲得免費的住處。

跟著Aline在村子裡走時,發現她似乎認識每個人,每每停下腳步聊天,另人想起台灣鄉村裡,鄰居之間會互相分享農作物,或是飯後會一起在戶外乘涼的情景。

「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這種方式,像我有些朋友,會覺得這不是真正的房子,但是我喜歡這裡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升營火、種菜、在戶外曬衣服,沒有人會規定說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沒有太多規則和拘束。而且,當你和自由自在的人們住在一起,你會感到生活充滿創造性,因為這些人不怕嘗試各種可能性。」Aline說道。

採訪結束時,我在小徑上逗留拍照而迷了路,所幸遇到一個老伯,他親切載我回程到車站。坐進有點年紀的車子裡,座椅上堆滿是各式各樣的攝影工具和像是劇本的草稿,我挪出小空間坐,聽著車上的鄉村歌曲,一邊望著這個有點神隱的村莊,下車時,他說不是很多人知道這裡,很歡迎妳來到La baraque!

在這場遊行中,人們高舉著「核電,不,謝了」的旗幟,繞行布魯塞爾的主要大街,一些藝術家們,在現場以演奏小提琴或樂隊的方式聲援遊行活動。圖5之2:林冠吟/攝   

一種友善環境的生活方式-La baraque的故事。圖5之4:林冠吟/攝   

走在La baraque,可以看見各種不同型態的房子。圖5之5:林冠吟/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