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資訊科技的蓬勃發展,過去傳統媒體所謂的「內容是王(content)」的說法也受到挑戰,長期關注數位媒體的美國傳播學者科佛(Kathleen Bartzen Culver)認為,內容至今還是媒體最重要的一環,但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新聞從業者的自我定位就更加重要,必須強調報導責任與報導的完整性,才能讓民眾在接收如此多資訊的情況下,分辨出專業生產的新聞內容。

新頭殼「星期話題」節目,本週特別邀請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新聞與傳播助理教授科佛(Kathleen Bartzen Culver),探討新科技的變遷對傳統媒體帶來的衝擊,並討論獨立、非營利的網路新媒體,面對資本龐大的傳統媒體競爭下,如何找到生存之道。

對於「內容是王」的說法,科佛表示,隨著新科技的發展,現代大眾對於資訊科技相當倚賴,因此傳播技術的變遷對於媒體相當重要,但「內容」依舊是媒體當中最重要的一環,差別在於現在有許多方式可以使用這些內容,例如我們可以透過社群媒體進行對話,也可以透過新科技挑戰政府等有權力的機構。

科佛表示,新科技時代帶來「速度」、「競爭」等兩大問題。速度上,資訊的發展提供了快速的即時內容,但報導較為膚淺,無法深入探討議題;在競爭上,媒體常常運用手法吸引大眾閱讀,但問題是,該用甚麼內容和方式來吸引觀眾才適宜?科佛認為,這對於負責任的新聞媒體,將會是一項很大的挑戰。

科佛認為,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下,媒體市場上充斥相當多資訊,對於專業的新聞從業人員而言,如何自我定義就更加重要。她認為,身為專業的「新聞人」,必須主動跟閱聽眾溝通,強調自己的報導與其他品牌或NGO不同之處,並加強制衡大型企業組織和政府等有權力的組織。

科佛觀察,新媒體的發展,對傳統媒體帶來很大衝擊,也讓美國許多固有的大型傳媒集團在新媒體部門上投資相當多。但對於新生代的閱聽眾而言,由於接收資訊豐富,對於媒體品牌的忠誠度越來越低,這也成為現今大型傳媒集團的一大挑戰,同時也是獨立、非營利媒體的機會。

對於近來盛行的原生廣告(Native Ads),科佛認為,這是對於新媒體維持財務來源的一個重要方式。對於許多人擔憂,類似的原生廣告將會傷害公眾利益,科佛並不同意這點。她強調,傳統媒體也是靠著廣告,才有能力在市場上生存、監督當政者,新媒體只是廣告的形式不同罷了。

面對新媒體的挑戰,有意進入新聞界工作的後進該具備多少能耐?科佛強調,她會教導這些後進必須勇於挑戰當權者,挑戰傳統和既定觀念,同時在適應這些新科技工具的同時,也不能忘記維護新聞報導的責任與公信力。(完整內容請觀看影音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