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轟動全台甚至還被海外媒體廣泛報導的「便當文」事件,就將屆滿一周年了。本案肇因於2013年5月9日,菲律賓海巡署人員在台菲兩國各自主張的經濟海域重疊區,槍殺台灣漁船廣大興28號漁民洪石城,導致全台各地群情激憤。5月15日下午五點,原在台北市敦化南路天喜科技任職的38歲女子董 曉秋,就在署名Grace Tung的臉書上,以第一人稱發表了這篇「便當文」。   

董曉秋自稱吃飯時看見自助餐店老闆,拒賣便當給菲勞,害菲勞在店外徘徊了一小時。結果她出面伸張正義,指責老闆即使台菲衝突,也與底層人民無關,於是幫他買了兩個便當,最後連自己的便當也送給菲勞吃了。董曉秋把自己描寫成是完美的正義女神,結果不到一天,就被八萬名以上的熱情鄉民點閱分享,還有人誇獎她「寶貝棒棒」,因此立即被更熱情的鄉民翻譯成英文,菲律賓新聞網站《GMA NEWS》刊登一篇標題是「在台菲勞因民眾的莫名怒氣無法進入市場」的新聞,內容就是引述這段「奇遇」。   

董曉秋活靈活現的便當文,將菲籍勞工在台灣的處境,形容成了「悲慘世界」。經國際媒體陸續報導後,鄉民們更加義憤填膺,要把這位老闆肉搜出來。眼見事 情鬧大了,董曉秋又貼文說晚上回到便當店時,老闆認出了她,希望她不要公布店名;她也答應了,盼望事情圓滿落幕,並願用「人身安全保證」所言都是事實。但接受媒體專訪時,依然說得煞有其事;不過以九把刀為首的另一派鄉民,卻更加不信董曉秋的說法,他們主要質疑以下三點:

  

首先是台灣自助餐店與超商林立,菲勞要買便當不難,何以一定要在這家「神之便當店」外等候一小時?由於媒體揭露董曉秋暗示該店位於新北市中和區員山路 與連城路口,也讓這一無辜店家備受困擾。其次則是老闆為何能目測分辨他是菲勞?而不是泰勞、印勞或越勞?最後就是董曉秋何不直接公佈店家名稱,反而封鎖臉書留言,是否說謊心虛?   

5月17日凌晨四點,自稱是董曉秋男友的elonchen,為她發文引述「個人資料保護法」,禁止鄉民肉搜董曉秋資料,結果反而招來眾怒。5月18 日,九把刀在臉書上正式發出「祭品文」,如果董曉秋所言是真,他願捐出700個便當並道歉。5月20日,內政部長李鴻源公開指示警政署追查本案,如果是謠言將追究刑責。晚上十點,九把刀又在臉書上徵求十位「口風和XX一樣緊」的鄉民,一起去聽董曉秋面對面解釋。   

5月22日,台北市警中山分局傳喚董曉秋到案後,她竟改口坦承整個故事全係杜撰。由於警方認為便當文在網友大幅轉載後,並經新聞媒體散布造成社會動盪,影響社會和諧;且已被外國媒體引用,影響我國外交形象及國際觀感,所以認定董曉秋散布謠言,足以影響公共安寧,訊後依社維法函送法辦。但台北簡易庭審理後,法官卻認為董曉秋雖散布不實事實,加深了本國人與菲律賓國人間的矛盾,卻不足以讓人產生畏懼或恐慌,難以認定影響公共安寧,因此不符社維法構成要件,裁定不罰。   

「便當文」在引發軒然大波後,雖然法院判定無罪,但值得國人省思的是,其實「便當文」根本就不是董曉秋原創,因為早在董曉秋發文前一天(5月14 日),《台灣立報》記者鄭諺鴻就在臉書上,搶先貼出了原版的「便當文」。只是她比較倒楣,改寫貼在臉書上的山寨版便當文,遇上網路超人氣作家九把刀的糾眾踢館,才使她成為國內新聞台追逐的焦點,讓便當文的真正作者鄭諺鴻相形失色,也失去了一次讓國人反省的大好機會。   

在鄭諺鴻臉書裡虛構的這位便當店老闆,脾氣比董曉秋山寨版裡的老闆更暴躁,他說:「我不賣便當給狗,爬出去吧!」還罵髒字,最後竟把便當放地上當做餵狗;而且更惡質的是,鄭諺鴻一開始就用括弧標明,便當店老闆說這些話時用的是(台語)。讓時空一下子倒回到了四十年前的1970年代,小蔣與他豢養的高級 外省人鷹犬集團,電視節目裡最醜陋也最直接的偏見與歧視。   

1973年1月27日,小蔣為了禁絕台語,由文化局執行了「127大屠殺」,停播了台視的《生死戀》、《青春鼓王》、《佛祖》;中視的《薔薇處處開》、《難忘七號碼頭》;華視的《俠士行》(錢來也)等收視率極高的台語節目。但禁台語連續劇也就算了,文化局竟還要求三家電視台,執行國民黨文工會對國語連續劇應說「標準國語」的要求。   

年輕的鄉民或許不懂,國語連續劇說的當然一定是國語,為何還要說「標準國語」?原來老三台裡華視因為開台最晚,能演國語連續劇的電視演員,幾乎都被台視與中視簽約為基本演員,根本不能跨台演出。華視只好大量吸收日漸式微的台語片演員來演台語連續劇,結果台語連續劇收視率高、廣告滿檔,其他兩台也陸續跟 進。雖然政府已限制每天台語節目播出比率不得超過16%,但三台在廣告商的協調下,錯開了台語連續劇的播出時間,黃金時段三家電視台轉來轉去,隨時仍都有台語節目可看。   

另外華視因為白天有空中商專與行專的教學節目可播,讓台語節目的播出時間也得以增加,所以文化局才會直接將限制比率16%,改為限制時數一小時,而且晚間新聞之後就禁播台語劇,讓華視在這次禁播中受災最重。既然這些演員不能演台語連續劇,乾脆把即將上檔的《望你早歸》以及《阿塗伯》等台語連續劇,以原班人馬改演國語連續劇,這樣廣告就不會流失。但「台式國語劇」播出後效果卻極差,因為預定的台語片演員,用國語根本說不清台詞。   

例如《阿塗伯》原本是由演員金塗演的喜劇,劇中幾位中年的台語演員,費力的念著國語台詞,觀眾聽得都快睡著了。後來也不知怎麼的,喜劇慢慢就變成了悲 劇,或許是因為悲劇的台詞可以慢慢講,這樣台語演員才能演。但沒想到這麼一改,收視率反而高升,成了戒嚴時代的最真實「悲喜劇」。   

雖然文工會希望台語演員以國語演出連續劇時,一定要說「標準國語」。但當時台視有部國語連續劇《台北人家》,扮演下女「阿桃」的張琴,故意在劇中講著誇張的台灣國語,在講國語的高級外省人家中幫傭,鬧出了很多笑話,結果配角變成了主角,台視還為她量身打造了續集《再見阿桃》。   

同樣是不標準國語,台語演員說的就要被「糾正」,但外省演員模仿本省下女講的,兩蔣鷹犬們卻視之為「劇情需要」,放任外省演員在國語連續劇裡用不標準國語糟蹋台灣人,製造族群階級等於品味標準的刻版印象。這些高級外省人對待不標準國語的雙重標準,其無恥還真是難以形容。   

無論台菲外交關係有多惡劣,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國民,都不該歧視或醜化來台打工的菲律賓國民。但便當文原作者在鄭諺鴻宣導這些善念時,卻藉機傷害 其他說台語的國民。這不就跟號稱「本土」「愛台」的民視,播出的爛戲《廉政英雄》一樣嗎?劇中正派的檢察長,以及手下的帥男美女檢察官,說的全都是標準國語;但在街頭胡作非為的飆車族說台語,被捕了來警局叫囂護短的家長說台語,連來關說的惡質民意代表也要說台語。請問民視跟當年老三台播出的爛戲,究竟是有哪一點不一樣?   

幾年前經濟部官員在宣導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時,也是採用兩人對話的文宣,支持者用的是標準國語,條理分明,象徵理性的白領階級;反對者則是操台語,粗俗無知,暗喻缺乏教養的藍領階級。如今官員要宣傳服貿,用的還是這種四十年前兩蔣政工的洗腦模式。即使是像民視這種電視台,也難擺脫兩蔣當年放入他們腦中的蠱毒。在「便當文」事件一周年的前夕,鄉民們若能因本案而重新省思,對政府與媒體所散播的偏見與歧視有所警覺,也就是我們去蠱解毒的第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