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核廢料處置問題,立法院社會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5)日邀集相關部會進行專案報告,並邀請環保團體備詢。立委與環團指出,台電始終無法提供高階核廢料的最終處置計畫,加上乾式貯存桶沒有防震設計,無法外移運送,恐使核一廠成為核廢料的最終棄置場。

立法院社會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邀請環保署、經濟部、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台電等相關部會,針對核廢料處置與安全問題進行報告,並邀請學者、反核團體前來備詢。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質疑,核一、二廠內放置廢棄燃料棒的的冷卻池已接近爆滿,台電在核一廠內設置乾式貯存場,將冷卻池中的核廢料移往存放。但原本應是核廢料「中期處置」的乾式貯存場,卻因台電遲遲無法提供高階核廢料的最終處置計畫,恐變成高階核廢料的最終棄置場。

受邀備詢的學者賀立維指出,台電委託核研所設計再發包製作乾式貯存桶,只能使用20多年,且一般美國的乾式貯存設備,目前最久也僅存放26年,台電竟表示可放40年,簡直是拿國人的身家性命當試驗品。

宜蘭人文基金會董事長陳錫南則拿出乾式貯存密封筒模型,強調這些台灣自行設計的乾式貯存筒沒有防震設計,外移運輸恐造成輻射外洩,危害工作人員生命安全,且貯存桶的使用年限更無法如台電所保證可放至40年,屆時這些高階核廢料,恐怕得永遠存在於核一廠內,無法移動。

反核人士表示,乾式貯存設備可能無法抵抗台灣潮濕、沿海空氣鹽分多的嚴峻氣候,且未經測試就必須實際裝入高階核廢料,安全上實在堪慮。

針對學者與反核團體的質疑,台電副總經理陳布燦表示,乾式貯存桶可以移動、取出,在運輸上沒有任何問題。至於在使用年限上,美國的乾式貯存設備最長歷史確實是26年,但美國的設備也是以使用40年以上來進行設計。「如果要等到美國用到40年確認無疑後再來做,恐怕會來不及。」

原能會副主委周源卿表示,乾式貯存計畫必須經過冷測試與熱測試兩個階段後才會正式上路,目前冷測試會再請台電加強演練,熱測試則會先以2個貯存槽先做起,再慢慢延伸擴大,且原能會不會讓操作人員暴露在超標輻射劑量下工作,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則表示,為避免外界質疑台電處理核廢料是「球員兼裁判」,經濟部正研擬一個獨立行政法人的「核廢料處理中心」,未來將專門處理核廢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