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晚上馬總統召開記者會,多家電子媒體同時以「接受三項訴求」或下標。然若細看回應內文,雖只明確拒絕「退回服貿」一項,但對另外三項所謂的「正面回應」,都還有需要注意的眉角。

【三項訴求的眉角】

首先總統表示,「明確支持兩岸協議監督法制化!」看似正面回應學生訴求。不過抗爭者期望的法制化,是由立法院通過「專法」,有民意授權,對行政機關具有強制性。馬英九隨後談的,卻只是以「行政命令」來規範,容易受到政府片面變更。雙方都在說「法制化」,彼此想像卻有不小差距。

其次在「先立法、再審服貿」這點,總統先以「在國會自主原則下,尊重立法程序與進度」,把球丟給立法院,似乎忘記自己身兼國民黨主席,之前是要求立院「六月底前通過服貿」展現多強的意志。而馬總統後來又說「可以同步進行審查,這可以並行不悖」。邏輯上,就是否決「先立法、再審服貿」。

至於「公民憲政會議」訴求,總統表示「已要求行政院進行整理評估,廣徵各界意見,」看似態度正面。問題是評估過後會不會辦?誰說了算?現在都不知道。更重要的是,後來記者問到「野百合運動的公民憲政會議」時,總統卻是強調「時空背景不同」,清楚表現他對舉辦「體制外會議」的抗拒。總統如此,我們又能對行政院的「評估」有什麼期待?

四項訴求,沒有一項充分回應抗爭者的期待。然而不知府方透過什麼辦法,竟能讓各家電子媒體同時報導,「答應三項」。糟的是,這種下標還真能讓社會大眾有「總統都已經答應四分之三,你們這些學生還要鬧什麼」的觀感,讓抗爭陣營蒙受誤會。這對於談判雙方脆弱的信任基礎,不啻是雪上加霜。

【馬總統的政治風格】

這些回應令人失望,但從馬總統過去執政脈絡來看,著實不讓人感到意外。

首先,在「尊重制度現狀」的法治,與「強調政治能動性」的民主間,馬總統總是偏向前者,欠缺從民主政治原理反省制度限制的意願。所以他過去反對總統直選,現今對「憲法一中」的強調,也常讓人覺得與民間觀感背離。「公民憲政會議」在政治能動性上給人無限想像,很難想像馬總統會熱情推動,推給行政院「評估」也只是剛好。

其次,在兩岸經貿整合的政策推動上,馬先生對「效率」與「時程」的執著,也總是高於對「民主審議」的重視。所以他拒絕曠日廢時的「退回服貿」,甚至不願意等待「兩岸協議監督機制」的法制化,一定要用「同步審查」的修辭,力求進度不拖延。

而總統面對持續十二天的抗爭,仍用「修辭」迴避實質訴求,更一再印證其菁英政治風格,與對民間觀點的習慣性漠視。所以他會說,抗爭者都是出於「不了解」,而政府要做的只是更努力去「解釋清楚」。他對「溝通」的想像只限於「宣導」,而不包含仔細傾聽與誠懇回應。

強調法治而忽視現行制度的缺口,追求效率而漠視社會上的分歧觀感,信任少數菁英而漠視民間觀點──這些馬式政治風格,不免侵蝕社會各界對馬總統作為政治領袖的「信任」。若說法治是民主運作骨架,信任與溝通,則是民主運作的血肉。沒有血肉的骨架,即使沒崩塌,也很駭人。

這次服貿爭議爆發,最根本的原因正是「不信任」。馬總統這場記者會的媒體奇蹟,卻恰好在總統所剩無幾的社會信任上,再刮去一層。

作者:曾柏文/ 任職荷蘭國際亞洲研究所(II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