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4日傍晚揭曉,分別由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法馬(Eugene Fama)、漢森(Lars Peter Hansen),以及耶魯大學經濟學家席勒(Robert Shiller)3名學者奪得,表揚他們發展出研究股票、債券和房屋市場趨勢的新方法。

74歲的法馬與60歲的漢森是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教授,67歲的席勒則是耶魯大學教授。3人因為在發現資產市場趨勢上的開創性研究而獲獎。

諾貝爾獎評委會表示,3名經濟學家為「當前對資產價值的認知奠定了基礎,資產價值部分取決於風險和風險態度的波動,部分取決於行為偏好和市場摩擦」。

這3名經濟學者將平分800萬瑞典克朗(約3618萬台幣)的獎金。

1939年2月14日出生於美國麻省波士頓的法馬,是意大利裔移民的第3代。他因為成功展示股票真正價值在短期內極難預測而獲獎;法馬的研究證明,短期股價會隨時迅速受到新訊息的影響而浮動。

諾貝爾獎評委會表示,法馬的發現改變了市場交易和預測行為。

至於1952年出生於伊利諾州的漢森,他最主要的貢獻在於發現了在經濟和金融研究中,極為重要的一般動差法(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目前,漢森正利用穩定控制理論和遞歸經濟學理論,研究風險在定價和決策中的作用。

第3位獲獎者席勒,1946年3月26日生於底特律。他因在1980年代發現股價浮動幅度遠遠超過股息浮動幅度而獲獎。

席勒曾多次訪台,對台灣不陌生。他最近一次訪台是在去年11月,應國內財經雜誌邀請來台發表演講,席勒當時在記者會上,秀出他HTC智慧型手機,並稱讚台灣一直是全球非常成功的經濟發展範例,也是很多國家仿傚對象。

諾貝爾評獎委員會迄今已經宣布了2013年全部6項得獎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