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風災將屆4年,重災區的台20、21線省道沿線包括小林村、桃園、那瑪夏等地的部落居民自主成立「2021社會企業」,並於今(7)日在台灣大學農業陳列館舉辦成立記者會。2021社會企業執行長蔡松諭說,三年半前社會企業只是一個火苗,但現在卻燃燒到整片森林,未來希望可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2021社會企業由原為科技業老闆的簡添旭成立,當年簡添旭特地前往日本,學習如何製作好吃的老梅。居民代表和2021社會企業簽約,希望2年內創造1600萬以上盈餘的目標,並將盈餘全數投入梅子廊道基礎產業的建設,將災區用梅子串聯起來。

行政院政務委員馮燕指出,社會企業就是用企業的方式來解決社會問題,利用創意來創造產業,再利用產業來創造出工作機會。

行政院莫拉克重建委員會前執行長陳振川與會時表示,重建會整合各單位資源成立卜拉米專案小組、推動耀動計劃等,目的是希望能不只是給居民一個安全的家,還要照顧到他們的產業、就業、生活、文化、社造等等,讓社區可以永續發展。

勞委會副主委郭芳煜說,2021是台語「愛你、愛他」的諧音,代表小林村由愛出發,為自己的生活和部落的發展努力。將來官方、民間的資源將會慢慢退場,部落的居民已經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創造未來。

行政院僑委會委員長陳士魁表示,當居民都住進了永久屋,下一步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活下去,於是大家就想到了風災前小林村的最後一批梅子。居民開始思考小林村的價值,運用小林特有的青梅發展出無毒老梅,並發展週邊商品。現在只有小林村,希望未來可以推展到台20、21線各個受災區。

在場的居民們說,自己的家園要靠自己的雙手重建,期待透過社會企業的成立,將所有人力和資源整合起來,盼將小林村塑造成為台灣唯一的「老梅特色經濟圈」,並且打入國際市場。

2021社會企業執行長蔡松諭正在介紹老梅的系列產品。圖:林良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