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今(2)日指出,2011年起與檢察、警政單位合作,利用GPS系統、衛星影像、無人航空器、透地雷達等多種科技稽查工具,蒐集犯罪事實,至今已破獲538件環保犯罪案件。北區環境督察大隊隊長蕭清朗現身說法表示,環保機關改變稽查方式,從源頭管制比末端稽查來得有效,未來也將經驗與技術傳授給其他縣市參考。

根據環保署規定,廢棄物清除車輛均須裝設GPS追蹤系統,以利環保機關進行廢棄流向的監控管制。蕭清朗指出,近年犯罪手法日新月異,不肖業者利用變換清運公司、時停車時開車擾亂GPS系統等手法,逃避環保機關稽查。

蕭清朗說,自2011年起與檢察、警政單位合作,利用多種科技稽查工具,至今破獲538件環保犯罪案件。除了GPS系統外,環保署也利用衛星影像、無人航空器、透地雷達等方式,蒐集犯罪事實。他表示,新的稽查工具雖然不能節省人力,但是做得比較細膩,證據力也更為充足,因此檢察官的起訴動作相對變快。

蕭清朗指出,過去稽查單位一發現非法棄置案件就直接移送,然而抓到的也只是末端,上游仍繼續製造廢棄物。近年多起發生於中南部的非法棄置汙泥案件,循線追查後,發現載運汙泥之車輛來自新竹縣的廢棄物處理機構;桃園縣亦有多家處理機構以汚泥製磚之名,行非法掩埋之實。

環保署表示,若違反廢棄物棄置規定,輕則處以罰鍰,重則觸犯刑法,並可能追究不法利得。對此,環保署也呼籲業者勿心存僥倖、以身試法,以免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