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專欄作家法雷爾(Paul B. Farrell)本月5日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美國正輸掉史上最大經濟戰爭〉,指出亞洲的規模和實力很快就會達到美國的5倍,並批評美國政壇和知識分子對於亞洲銳不可擋的成長視而不見。被點名人士中,經濟戰略研究所(Economic Strategy Institute)所長普雷斯托維茨(Clyde Prestowitz)昨(10)日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部落格上撰文回擊。

普雷斯托維茨曾經指出21世紀結束時很可能和上個世紀一樣,仍舊是美國世紀。法雷爾引述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的見解,認為這是美國知識分子盲目的例子,並說:「如果事實證明他們的預測是準確的﹐那麼『就不需要做什麼準備了』。」

對此,普雷斯托維茨撰文指出,有些人看到亞洲各國GDP的總和達到全世界的40%,很快就會達到50%,而美國的GDP佔全球GDP的比例可能在5到10年內從現在的20%降到15%,從而推論出世界強權會轉移到亞洲。此說乍看之下似有可能,甚至很有說服力,但經不起細究。

普雷斯托維茨指出,要談「亞洲世紀」或「亞洲經濟」,首先要假設亞洲這些國家和經濟體在某種程度上是統一的,並且有共同體精神。然而亞洲各國根本不是這麼回事。中國與日本之間、日本與韓國之間、中國與印度之間,都有領土糾紛。中國、台灣、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國也在南海有主權爭議。

普雷斯托維茨說,把印度、中國和日本的GDP加總起來,的確很可觀;然而這樣的加總並沒有意義。這3國現在沒有,以後也不會在1個共同的政府權威底下,而且也很不可能成為1個鬆散的聯盟。

普雷斯托維茨認為日本的經濟並沒有生氣蓬勃到可以追求「亞洲世紀」的權力與榮光,反而很可能會出現災難性的衰退。但想要讓亞洲各國GDP加起來可以夠格談「亞洲世紀」,就不可能不把日本加進來。

美國現在雖然只佔全球GDP的20%,但如果把歐洲加進來,則佔全球GDP的42%。要是再加上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洲國家,佔全世界GDP的比例就超過50%。這都還沒算上俄羅斯、非洲和中東。

亞洲各國的經濟成長現在全都趨緩;就算他們能夠持續快速成長,只要少了日本,他們的GDP佔全世界GDP的比例也無法達到50%。因此,世界強權從西方移轉到東方的想法顯然是誇大不實的。

有些人會說,亞洲各經濟體之間有很強的互賴關係,這會使他們變成1個統一的實體;普雷斯托維茨認為這實在差得太遠。亞洲各國所屬的全球供應鏈絕大部分的終端根本就不在亞洲,而主要是供應美國和歐盟市場。亞洲根本高度仰賴西方的消費力。

普雷斯托維茨在結論中追問:這像是1個西方人必須迫切面對的「亞洲世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