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報導,瑞典研究顯示,曾有犯罪紀錄的過動症患者,接受過動症治療後,再度犯罪的機率可大量減少。這項研究針對瑞典超過2萬5千名的過動症患者調查、分析,已經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刊登。

研究指出,過動症的男性患者中有37%、女性患者有15%具有犯罪可能,而沒有罹患過動症的人僅有9%男性和2%女性有犯罪可能。不過,若佐以藥物治療後,比起未接受治療的過動症患者,犯罪率可減少32%到41%。研究人員也發現,當人們服用治療藥物後,從輕微罪行到暴力罪行的犯罪均有減少的跡象。

該研究作者法澤爾(Seena Fazel)博士認為,服用藥物可以讓人們減少衝動,並且更有能力去安排自己的生活,例如和家人朋友維持友善關係、持續就業等。合著的利騰斯坦(Paul Lichtenstein)教授也指出,3至4成長期服勞役的罪犯患有過動症,若有辦法將他們的再犯率降低30%,將會降低整個社會的犯罪案件。

專家和支持團體對這項研究表示歡迎,他們認為提供患者更有效的藥物可以降低犯罪率,同時可以省下監禁所費的成本。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長貝利(Sue Bailey)說,「這就像當年指出藥物有助於心理治療的研究一樣,有利於社會」。

然而,也有精神科醫師對此研究抱持質疑。精神病專家艾須森(Philip Asherson)就表示,「我希望人們應該要有個人的選擇和責任,而不是強迫人們服用藥物。」他也指出,提供過動症患者治療藥物的成本大概在1百到3百歐元(約3千7百元至1萬1千元台幣),並考慮到失業及刑事、司法系統的成本,「將大大超過研究預設的成本」。

創立英國過動症援助協會的畢爾博(Andrea Bilbow)也提醒,「大多數的過動症患者並不涉及犯罪,而那些曾犯罪的過動症患者則可能陷入依賴藥物、甚至藥物濫用的深淵」。他說,「轉介濫用藥物的病人到專科部門需再花費1500英鎊(約7萬台幣),若採取這項措施將可能帶來非常大的成本,是無腦的行為。」

過動症正式名稱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主要症狀為難以集中注意力、情緒衝動、缺乏耐性和好動等,好發於7歲以下小孩,約有5%兒童罹患過動症,其中的一半在成年後症狀仍會持續。據估計,約有7%-40%罪犯可能患有過動症或相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