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北市土城區的普安堂,去年11月因土地所有權的糾紛而與新莊慈祐宮對簿公堂。普安堂方在敗訴後,為了維護近一百年的歷史古蹟,向新北市文化局申請「歷史建築認定」,並於今年4月30日獲得文化資產保護法的核可,獲得法律上的保護,但雙方的土地爭議尚未平息。

新頭殼開放編輯室於今(19)日邀請到藝術史學者、普安堂前住持李應彬之子李長俊,以及普安堂的訴訟代理人、西街工作室負責人李榮台,對於普安堂的歷史及藝術意義,以及土地所有權糾紛的產生進行討論。

李長俊侃侃談及普安堂的歷史文化,民國3年創立的普安堂,是由墾戶將自家佛堂捐贈地方以作為寺廟,以融合了佛教與道教的齋教文化為主體,至今已近100年。日治時期,普安堂發揮社區教育的功能,由堂方教導當地長輩讀書識字,成為類似現今里民活動中心的地點,「當地耆老說,他們小時候會排隊給日本官員的老婆理頭髮」,展現當地的行政官員、居民及歷史的緊密結合,充滿生活的共同記憶。

李長俊表示,要了解普安堂的藝術成就,則要追溯至李長俊的父親,號稱「龍泉老人」的李應彬。李應彬3歲時父親過世,由兄長撫養長大,在18歲加入艋舺的寺廟彩繪團隊,獲得相當好的成績,從此正式踏入寺廟創作的工作。身為一位藝術家,他最後卻因為對於宗教的熱誠而進入台灣齋教,民國53年起擔任土城普安堂的住持。

李長俊說,父親李應彬具有深厚的東洋畫與西畫基礎,在繪畫上被稱作「雙刀流」,對於雕刻及書法等領域也有所研究。他年輕時的作品時常參展,在沙龍美術方面有相當大的成就。投入修行後,李應彬仍對於藝術創作念念不忘,因此親手繪製草圖、打造地藏王雕像、建造花園水池與牆壁浮雕,在寺廟中實踐藝術創作的理想,並發揮所長,將作品加入西方的光影、立體感與解剖元素,同時融入了台灣齋醮中具東方色彩的佛教與道教內涵,造就了今日的普安堂。

面對普安堂的土地所有權糾紛,李應彬及李榮台表示,日治及民國初期土地的所有權劃分混亂,而到了民國66年,慈祐宮進行行政登記,跳過縣長的同意,在板橋地政事務所將普安堂的土地登記至名下,待民國85年法律追溯期過後開始針對土地所有權提告。

李榮台說,有人認為普安堂是藉由申請歷史建築認定,以抵擋普安堂敗訴後即將面臨的強制執行拆除命令。對此她表示,「古蹟不能等拆掉了,你才要來說清楚」,他們來不及向法院講清楚前因後果,於是先用文化資產保護法對普安堂進行保存。而在4月30日,普安堂雖然通過成為暫定古蹟,但是只有6個月的保護傘,而歷史建築的申請卻遭新北市府的刁難,普安堂還是必須繼續面對未完的法律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