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的文林苑都更案王家強拆事件,在許多聲援學生和民間團體的持續關心下,凸顯出現行「都市更新條例」的問題,其中包括許多人詬病的「圖利財團建商」、濫用多數決的缺點。再從更大的框架來看,自詡為民主國家的台灣,在居住正義的保護上,是不是正在遭受破壞?而在這次強拆王家的事件中,有許多年輕的學生以親身參與的方式,表達了他們對公共議題的關心。但在過程中,也發生了學生被建商控告「妨礙名譽」的情形。

今(13)日「開放編輯室」節目特別邀請就讀台大城鄉所博士班的陳虹穎和北藝大藝術跨域所的黃慧瑜,來和大家談談他們為何會踏入反思都更的社運圈子?又為何被建商控告?這場社運對他們帶來了甚麼影響?以及他們對都更議題未來的看法。

陳虹穎表示,他最早是在唸碩士班時接觸社會運動,而有感於自己雖然主修都市計畫,但對於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實在太不了解。之後,他在2010年時接觸到都更受害者聯盟,最初只是想要觀察、紀錄,但在深入了解議題之後便投身參與。在參與中,他發現了「詮釋」的重要性:一項事實,通常會因為不同的知識和聆聽,而有不同的詮釋,而唯有充分的聆聽,才可以了解整體脈絡。他認為,這也是目前政府官員最缺乏的事。

黃慧瑜則表示,他在藝術學院的培養,相當重視「自由創作」的重要性,強調透過用心體驗生活,從生活空間、脈絡發展創作,而創作的目的也是對社會提供反思。在參與社運後,他開始對社區產生強烈的生活感,也透過生活方式的改變,重新思考創作的意義。

至於兩人為何被建商提告?陳虹穎提到,他是在王家被強拆前和王家人到營建署去和建商開公聽會,而建商也帶了一些贊同都更的住戶一起去,當時他們認為這是一個讓原本和王家沒機會深談的住戶,可以了解他們在這其中發現的問題。當時陳虹穎表示,他認為在這次都更裡有兩項問題:第一,就是程序爭議,建商是否有確實通知王家參加公聽會?其次,則是都更的審議僅採書面審議,而建商的計畫書並未真實呈現,造成了巷道寬度僅3米要蓋15層樓的建案,居然可以通過;而黃慧瑜則是在自己的facebook上形容建商「惡名昭彰」,兩人因此被建商控告妨礙名譽。

兩人都認為,建商這次控告學生「妨礙名譽」,是「封嘴」的象徵大過實質的意義,是為了嚇阻學生和聲援的民眾,希望因此造成寒蟬效應。幸好寒蟬效應並未出現,反而有更多的民眾加入「萬人自首團」聲援被告學生。但他們也表示,建商的行為仍然對聲學生們造成壓力,包括來自家庭的壓力以及企圖用大量的訴訟案讓聲援者疲於奔命。

至於家人和朋友對於他們參加社運有甚麼看法?陳虹穎表示,包括母親和擔任律師的妹妹原本都不支持他,不解為什麼他要做這些看不到未來的事,但就在他被控告,以及3/28王家被強拆後,母親主動了解王家案的前因後果,轉而支持他的行動。原先一直認為城市裡每個人只要做好自己本分的妹妹,更是對強拆事件感到震撼,也看到了社會中的結構性問題。黃慧瑜則表示,家人原本對他的行為採取觀望的態度,但就在3/28王家遭強拆後,家人和朋友也感受到他並不是單純在做別人的事,因為城市中所有人其實都被包含在這個結構中。

在王家強拆爭議後,都更的未來該要怎麼走?黃慧瑜提到,其實她從來都不反對都市的發展,但認為都市發展並不一定要通過都市更新條例。而現在台北市政府請6位學者專家組成「都更修法顧問小組」,但這只是閉門會議,而且是由上而下的修法,根本沒有探求民眾的共識。此外,他也認為修法不應該只關注王家個案,因為整個都更的程序從劃定範圍、核定實施、審議以及強拆,都有其問題存在,這並非透過小組短時間就可以修法滿足的。

陳虹穎則認為,北市府目前的作法根本是在模糊焦點,因為北市府並非修法機關,應該是內政部營建署起草修法。其次,修法小組要求營建署申請釋憲,但北市府本身就可以申請釋憲了,這無疑是一種推卸責任的做法。最後,北市府一面說都更法有問題,必須修法,另一方面卻又要加快都更的進度,這個邏輯基本上就有問題了。都更案的背後是更多經濟和居住正義問題,應該被處理。

而參加這次社運對兩人的生涯規畫造成了怎樣的影響?陳虹穎表示,他看到了國內空間專業的就業環境出了問題,法令上出現了許多不平等、不信任,這也讓他想到在建築業基層工作的同學們,本身也是這個結構下的受害者。而在同樣的時代,外國在做都更時卻是採取「整建」的方式,而不是拆毀重建,並且在設計上可以更多元化,這些都應該是台灣業界應該改善的方向。他希望這次的王家事件能夠對空間專業的學術界和業界帶起反思的作用,讓王家和其他都更居民們,不會白白犧牲。

黃慧瑜則表示,藝術學院的畢業生,許多人在未來都成專業策展人,而策展人時常需要和政府、企業合作,但經過這次社運後,他會對於整體社會的結構,以及資源分配做更多的檢視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