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菜市場,一個故事!」「菜市場就像一座寶山。」謝佳樺、蘇惠昭等45位高雄圖文作家,在高雄市文化局最新出版的人文專書《我和我家附近的菜市場》中,寫出了他們的菜市場年代與菜市場裡各種五味雜陳的感人故事,彙集成獨特的菜市場文學地圖。

現正最夯:美澳揮舞「護身軍刀」 傳美軍將首次在太平洋實試「堤豐」

文化局10日在已走過半世紀的苓雅區國民市場舉辦新書發表會,局長史哲推薦這本書展現了縣市合併後,來自都會、農村、山林與漁村多元社會面貌與生命力,透過作家的長鏡頭與文字插圖的書寫描繪,讓庶民生活中最普遍的菜市場,加上文學桂冠,有了美學的高度。

在《我的我家附近的菜市場》這本書中,可以看到高雄五花八門各類的菜市場樣態及作家創作語彙的美學內涵,鏡頭裡有生猛活跳的記憶往事及懷鄉念情的飲食文化脈絡,比如得過百萬小說獎的作家凌煙〈野宴採買地圖〉在文中提到,每每親自掌廚宴請文壇好友,至少得花2天的時間,跑了4個市場,橫跨大半個高雄市,才完成食材採買。

導演作家李志薔〈鼓山內惟的黃昏市場〉是他最精采的童少時光,一削一旋削甘蔗的刀法俐落、「爆米香」的巨響、裸著上身積滿肥油的「豬肉義」舉起屠刀猛剁的驚悚奇觀,活靈活現地描寫內惟黃昏市場,是一場童少最華麗的探險。

素人畫家柳依蘭與夫婿黃基財在左營哈囉市場從事筍乾批發買賣,是最富有藝術氣息的菜攤。莊金國〈觀音山與山腳菜市仔〉是因應登山風潮而生的菜市場。張筧的三塊厝〈青草巷〉滿是從山林採集而來的各式藥草,琳瑯滿目地蘊釀出一股陳年的香味。

郭漢辰道出隱身繁華街弄「大立商圈」旁的〈鑽石商圈的黃金早場〉。陳朝震特別推薦〈鳳山兵仔市〉,菜色多價錢便宜,是大型餐廳、批貨小販以及團體軍隊採買的批發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