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台期間,群眾與警方在圓山飯店周邊爆發衝突,11月6日行政院前集結上百名大學生,喊出「集遊法違憲、人權變不見」口號,開始了為期2個多月的「野草莓學運」。紀錄片《廣場》從頭到尾紀錄了這群年輕人,導演江偉華表示,他並不在意野草莓學運對台灣社會的影響,他關注的反而是學運在這些年輕人心中所留下的痕跡與改變。

今(1)日中午的「開放編輯室」節目請到紀錄片《廣場》的導演江偉華以及野草莓學運的參與學生、台灣大學社會所研究生張勝涵,暢談兩人對2008年11月6日那段學生運動中的經驗與反省。

談到如何開始拍《廣場》?江偉華自承是個不太關心公共議題的人,但是一次偶然去拍照的經驗,卻讓他對這群20來歲、還沒出社會的年輕人感到好奇,進而讓他帶著攝影機,開始紀錄這群年輕人在學運中所經歷到的各種事件。

曾任台大濁水溪社社長的張勝涵說,自己從野草莓的初期規劃就參與其中,當時他們一群人看到陳雲林來台對台灣社會的影響,感覺應該有某種超越藍綠的人權價值可以追求,所以一起策劃了在行政院前的靜坐,只是沒想到兩天的靜坐卻延伸到自由廣場,成為耗時兩個月以上的「野草莓學運」。

張勝涵坦承,野草莓面臨組織能力的困境,為了避免之前學運的寡頭決策,所以採用了民主討論的決策方式,但卻帶來了效率不彰、決策難以產生的弊病。雖然如此,他還是對民主政治充滿信心,只是經歷野草莓的洗禮,他更知道了民主也需要經營、需要共同生活的信任。

江偉華則認為,野草莓學運的困境在於太在意外界的觀感、太在乎媒體的報導,導致運動能量停滯不前。當然他也認為,完全不理會社會觀感或媒體呈現也是危險的,畢竟這場學運還是有社會資源的灌溉,還是仰賴社會能量的支持。

面對野草莓學運最終撤離了自由廣場,3項主要訴求也沒有任何一項得到政府善意回應,張勝涵認為這樣的結果不免令人沮喪,但是他相信,對這些參與學運的學生來說,這段經驗或許會成為未來他們在各自領域中開花結果的養分。

江偉華不忘呼籲網友一起來觀賞《廣場》,他說接下來《廣場》將在各獨立書店、大學院校做巡迴播映,他邀請關心人權議題的網友,一起來回顧這段學生主動爭取社會改變的歷程,也期待觀眾透過這部片,能更認識那場學生運動中所產生的化學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