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是否接受「92共識」,民進黨總統候選人今(23)日表示,92共識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沒有所謂承不承認或接不接受的問題,若強拉整個國家在這個觀念上往前走,其實並不符合民主社會的期待。她相信北京政府裡也有理性思考的力量,可以讓雙方和平相處,找出互利的空間。

至於新的共識為何?蔡英文的十年政綱則拋出「現實的基礎」一詞強調,兩岸都應和而不同地在「現實的基礎」上,和而求同地經由尋求戰略互利,發展有利於雙方各自和平發展之穩定機制。

民進黨今天上午舉辦「十年政綱」裡「國家安全戰略」及「兩岸經貿」說明會。由黨主席蔡英文與前國安會副秘書長陳忠信、前金管會副主委施俊吉對外說明相關政策。

政綱指出,「經由戰略互利尋求穩定機制」:台灣兩岸之戰略對峙態勢的癥結在主權的分歧。「我們認知北京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立場;但是,北京也應瞭解,歷經解脫外來統治、追求民主化等歷史進程,台灣人民堅持主權獨立,反對任何一黨專制的政治意志,更是鐵一般的現實」。

因此,民進黨主張,兩岸都應和而不同地在「現實的基礎」上,和而求同地經由尋求戰略互利,發展有利於雙方各自和平發展之穩定機制。

陳忠信也批評國民黨說,看到有些政治人物當選後對於主權的堅持「可有可無」,拿國旗就叫警察抓起來;要選舉了,就叫中國的高官不要來。「就像那個sensor(感應器)一樣,陽光強了,燈就弱一點,陽光弱了,燈就強一點,會變化的」。

至於台灣、中國要建立什麼「互利」議題?陳忠信則引用中共中央黨校前副校長鄭必堅曾提出的「和平崛起」說法表示,當時還有「中國威脅」的味道,後來改成「和平發展」。這跟民進黨的「和平發展」,就「正常文字」來講就是一種「戰略互利」,這也留下很多討論且互動式的開放空間。

此外,當媒體問到民進黨是否承認92共識一事,蔡英文表示,「92共識」從何而來,其實社會上也有很多的疑問。1992年並沒有「92共識」名詞,到了2000年以後,逐漸地出現這個名詞;當時的主其事者,無論是李登輝或是辜振甫都說沒有「92共識」。「它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就沒有所謂『承認、不承認,接受、不接受』的問題」。

蔡英文說,當初創出這個名詞的人也承認這是他所創出來的一個觀念。如果以這個創出來、當時並不存在的觀念,強拉整個國家在這個觀念上往前走,其實並不符合民主社會的期待。

蔡英文強調,中國必須再思考,要跟台灣維持怎麼樣的關係?「如果中國京堅持自己的原則最重要,不惜跟台灣人民的主流思想與意志衝突的話,那對他是不是好事? 」她相信北京的政府裡也一定有理性思考的力量,「兩方和平相處,維持一個穩定的關係,找出互利的空間,對兩方來講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