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兵利比亞出行動到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繼任人選問題,德國近來屢被質疑沒有積極發揮其國際影響力,歐洲大國地位失色。

德國《明鏡線上(Spiegel Online)》英文版當地時間23日刊出一篇專論,強力評批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上任近6年,都沒有爭取到任何一個歐洲聯盟、聯合國或全球性經濟組織的首長職位由德國人出任」;「歐洲最大經濟強權沒能力贏得重要全球組織的首長大位,已成為國際外交的笑話」。

這篇由該刊4名作者聯合執筆的文章指出,IMF的法國籍原總裁史特勞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因性侵醜聞下台,梅克爾雖然表明繼任人選仍應由歐洲人擔任,但她所持理由竟然是「歐元區的(債務)問題嚴重」。

明鏡線上的作者群認為,這原本應該是歐洲展現力量,以對抗新興經濟體競逐世上首要金融職務的關鍵時候,結果梅克爾此番話所展現的反而是歐洲的弱點。而且「再一次,這位總理沒能讓德國人取得重要的國際職位」。

文章指出,梅克爾原本有3位人選可角逐IMF首腦大位,包括前德國財政部長史坦布律克(Peer Steinbrück)、前德國中央銀行行長韋伯(Axel Weber)跟歐洲央行(ECB)首席經濟學家史塔克(Jürgen Stark),卻都因梅克爾考量國內黨派政治或猶豫不決而未提出,反而表態支持法國財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

IMF預定在6月30日決定誰是新總裁,目前拉加德似乎呼聲最高。

文章還痛陳,「老套的分工又將持續:德國出錢,法國人坐大位」。

另一方面,在國際戰略上,德國的一些舉措也令觀察者迷惑,最主要是3月間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針對出兵利比亞案投下棄權。上一期《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中的一篇文章即指出,德國此舉讓其傳統的西方盟邦震驚,德國似乎變了,變得「擅於掣肘、忠誠度低又短視」。

文章引用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一篇報告說,德國正進行一種新的「不結盟外交政策」;並有學者擔憂,這將使歐洲的中心出現巨大的地緣政治真空。

但文章也引述特里爾大學(University of Trier)大學政治學者Hanns Maull的話指出,德國並不是有策略地降低它和傳統盟邦的關係,德國跟盟邦緊密合作以穩定世局的事例也很多;問題在於德國缺乏真正的「大戰略」,而是見機行事,這樣的即興作為會出大麻煩。他還認為,德國外交政策中戰略的角色弱化,早在1990年代就開始了。

這2篇文章所探討的領域和角度不同,但都顯示德國對外政策與作為,未能跟其經濟實力匹配,已引起愈來愈多的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