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石化爭議未決,經濟部技術處今(22日)舉辦高值化石化研討會,與會者表示,台灣石化應朝高附加價值發展,與國內外廠合作研發,至於該不該在台設廠,台橡公司副總經理陳重裕說,「給我們原料就好」。

工業技術研究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經理曾繁銘表示,石化工業佔我國GDP的12%,在2010年,我國石化工業的產值估計達1.8兆。比較中國大陸的石化政策,中國目前產值為8.8兆人民幣,並預計在2015年產值達到16~18兆人民幣(約相當於新台幣70~80兆)。

比較兩岸的石化政策,曾繁銘說明,在中國大陸「十二五計畫」的石化產業中,新產業包括: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醫療等,其產業升級方向,朝高附加價值發展,大致與台灣相近。

曾繁銘指出,我國石化產品,約有四成供內需,在將近六成的出口中,又以出口至中國大陸為最大宗,佔了七成。與中國大陸相比,台灣石化業多小而美,且市場集中在大陸,而大陸則由大轉強,佈局國際;再則,台灣研發投入少,大陸卻長期投入技術研發。最後,大陸以三個五年計畫發展石化業,而我國因六輕大火,使國光石化備受爭議。

曾繁銘援以先進國家日本為例指出,日本石化產業發展早,採高值化策略,以三大方向為主:企業上下游統合生產、綠色高階產品技術提升、鋰電子電池和發光二極體等高值材料發展。

曾繁銘點出,我國化學工業發展強,但石化業者與高科技業者溝通不足,導致原料供應有斷層。他說明,未來將由材料主導,石化業者應投入六大新興產業,包括綠色能源:太陽能、電動車、氫能與燃料電池等所需的材料。

台橡公司副總經理陳重裕則提出Open Innovation Business Modeel(開放式創新經營模式),認為台灣應善用外部資源,以節省因研發而投入的時間與成本。他舉台橡為例子,因台灣上游石化原料不足,台橡與印度合作,取得原料,再併購Dexco,取得技術與通路。

陳重裕指出,發展高值化需長時間且高比例的研究經費投資,我國石化業投入研發經費低,僅佔整體營業額0.5%以下,相較於一般國外大廠,投入多半超過3%,以杜邦公司為例,其研發總經費更佔整體營業額的5.4%。

陳重裕提到,高值化產品需有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台灣可善用世界研發專利的成果,縮短研發時程。此外,他更表示,台灣對智慧財產權的態度比中國大陸好,因而吸引許多歐美國家與台灣合作,但最終目標仍是大陸市場。

對於近日國光石化的爭議,陳重裕表示,不管有沒有國光石化,高值化、國際化都是趨勢,也不管在哪設廠,「我們需要原料」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