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的重頭戲是與歐巴馬進行的高峰會,兩人表現如何?誰更勝一籌?曾擔任《紐約時報》專欄記者和政府高級官員、現在是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榮譽會長的蓋爾伯(Leslie H.Gelb)昨日投書《新聞週刊》(Newsweek),指這是一場和局的高峰會,雙方各有輸贏,結果不分軒輊。

蓋爾伯指出,歐巴馬和胡錦濤都知道這次的高峰會是兩強均勢的一場考驗。歐巴馬的戰略是盡全力對中國施壓,他做到了;胡錦濤的戰略是盡全力抵擋,他也做到了。

蓋爾伯說,中方在意志與權力的考驗中贏了。首先,他們佔有優勢:他們只須全力防守,而美方需要攻城掠地;其次,中國的經濟持續以2位數成長,而美國經濟依舊疲軟不振,讓胡錦濤有較強硬的背景。

歐巴馬採取截然不同以往的態度,積極施壓。他必須從胡錦濤那邊得到具體的讓步,才算得分;而胡錦濤只要保持微笑但不讓步,並確保雙方的關係不要惡化就可以了。

對歐巴馬來說,現在是開始要求中國改善不公平貿易的時機,但歐巴馬的團隊從訪客那邊只得到450億美元的合同,而且這些項目大多早在高峰會前就已經談得差不多了。在一些真正關鍵的項目如匯率問題、智慧財產權問題上,胡錦濤都沒有妥協。

在國安問題上,角色互換,換成胡錦濤提問,而歐巴馬寸步不讓。這個問題的籌碼在美國手中。即便中國增加國防預算、提升軍事科技,她仍遠遠落後於美國。美台軍售問題也是一樣,儘管北京要求停止對台軍售,美國仍將持續確保台灣的安全。歐巴馬在這些問題上很堅定,因為軍事上美國仍享有優勢。

這次的高峰會也大談人權議題。歐巴馬必須展現出他的政府真的關心這個問題,他也真的在私下和公開會談時提出人權議題。然而,歐巴馬在這方面沒能給中國壓力,因為中國最後還是會忽視相關的威脅。

在伊朗和朝鮮問題上,中國應付了事,歐巴馬想要得到更多,但也無功而返。無論這些擁核國家有多壞或多危險,中國就是不會對他們施壓。

蓋爾伯在結論中說,歐巴馬還有一項重要的得分:他讓世人看見美國對中國是強硬而嚴肅的,改善了他先前的形象。但他還是必須讓北京看見,華府預備好做出必要的決策來修復美國的經濟。唯有如此,中國的領導人才會印象深刻,也只有美國的經濟真的復甦,中國人才會更加把美國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