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種菜比種花更容易嗎?有越來越多的規劃設計者開始反思都市種菜的意涵,認為這是在生活中直接讓民眾實踐生態並對土地及社區產生認同的最佳方式。本週newtalk「幸福報報─都市改革派」節目,將現場拉到牯嶺街頭上,邀請都市農人及規畫者來談談自己的種菜經。

在屋頂建造菜園的馮鳳儀表示,原本她對於園藝一竅不通,但透過在屋頂搭建瓜棚,並從參與絲瓜開花結果的整段過程,獲得極大成就感。她認為看著蔬菜長大的過程,心裡的感動不是市場1把10元的空心菜可以感覺到的。

在台北市興雅國小工作的王警南提到,他在學校空地種植蔬菜,並讓特教班學生一同種植絲瓜,同時也會贈送學生家長產收的蔬菜,讓學生及家長都與校園綠地產生關連;最特別的是,他邀請有經驗的社區婦女在校園一同種植蔬菜,使得這塊校園綠地成為社區居民可共享種植樂趣的一塊樂土。

居住在三重昇陽社區的黃麗玲則表示,她們按照社區營造理念經營社區中的菜圃,由社區志工組成工作隊來照顧,強調社區居民的共同參與。同時,考量到現今的都會型態,因此希望打造一座天空香草園,希望能製造香草茶、香草肥皂等香草產品,不只是提供個人食用的蔬菜。

而規劃設計羅斯福路綠點的謝易伶提到,在開闢菜圃之初,為了取得私人地主及居民的信任,透過設計菜圃吸引民眾注意,後來引發民眾踴躍認養,甚至興起對綠地的認同感。她建議可將城市畸零空間原有的觀賞植物轉種蔬菜,種植者會因蔬菜的產收與植物共同成長,並獲得更多自我成就感;且城市農園更接近市民,可隨時就近照顧,能發展出更緊密的人與植物的關係。

謝易伶認為,城市種菜代表居民對城市土地負責的態度,因此她期許公部門能釋放更多綠地,讓市民自行種植有機蔬菜,發展永續經營、不斷循環的生態系統。

來自於桃園縣的呂秀雪表示,當初為了滿足小朋友做麵包的願望,因此開始在社區空地中興建麵包窯及種植香草,但在過程中卻受到公部門及反對者的質疑。因此她認為若要爭取土地的使用權、規劃權及認養權,必須先將閒置空間經營出一個成果,才能獲得公部門及居民的認同。而她也從經驗中提出省思,當發展及規劃能力都留在社區內,才能讓空間持續擁有改造的力量。

由於都市農園大多位於社區、學校等開放空間,因此可能發生居民前來偷菜的情形。呂秀雪表示,會先觀察社區潛在的需要者,透過假裝噴灑農藥加以防範。而王警南則表示,公共空間難免會發生偷菜,但後來他採用和居民交換蔬菜的方式,降低偷菜的頻率。台大城鄉所副教授張聖琳認為,居民對不同蔬菜所表現的興趣,同時也反映出都市人群各種不同的需要及喜好。

張聖琳也提到,過去公園只能有綠地、不能踩草皮等觀念,使台灣的城市菜圃難以發展,相當可惜。她認為城市居民不一定非得成為蔬菜產銷的最末端,透過城市農園可自行供給最新鮮的蔬菜,鼓勵更多民眾可嘗試在住家附近閒置空間或屋頂種植蔬菜。她更呼籲公部門應正視市民生活實際上的需求,開放更多公有土地給市民認養種菜、培養土壤等,讓居民可以對土地更敏感,並重新回到生態鏈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