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要在台北市內湖設置「社會福利專區」,都市計畫委員會為此在昨(11)日審查地目變更計畫,因為地處保護區,引來綠黨、環保團體和作家張曉風前來關切,但因為在媒體鏡頭前時間有限,發言大都聚焦於質疑北市府的「選舉考量」;而支持該案前往都委登記發言的民眾,則幾乎一昧地對慈濟「歌功頌德」;電視媒體則專注於追逐名作家「張曉風」個人,要費心解釋的環保議題反倒被各方擱置一旁。

都審會吸引正反意見雙方大批民眾旁聽,至會議開始時已有66位民眾登記,本要由慈濟代表先行報告,但旁聽反方民眾叫囂質疑「為何由慈濟先講?」並抗議旁聽室外民眾聽不到,因此有委員表達正反方各推派10人進場發言,現場民眾仍不服,因為誰具代表性很難短時間有共識,「程序」問題變成本次會議的關鍵。會議主席、副市長林建元在無異議下裁示改由民眾先發言,以3分鐘為限,為避免會議時間過長,因此開會到6時,另擇日「續會」。林建元還一度表示,其實登記發言的民眾訴求,大概就那些;口氣顯得相當無奈。

反對開發者不約而同都在都委會前的抗議行動中,質疑「北市府為了要攏絡為數眾多的慈濟人,因此選擇在5都選舉前強行通過」,強調政治力介入審查,文化大景觀系教授楊重信緊急送來的聲明也僅是呼籲,專業且清楚的反對主張,在現場付之闕如。由於都委會內部有消息傳出,支持該案的委員占多數,預料可以順利通過,環保團體只好把環保議題拉高到政治層面,但沒有想到林建元會「順勢」以程序問題讓戰線給拉長。此舉無疑對反對人士是一大利多,至少可以用時間換取更多反對力量的集結。

在都審會議中,支持慈濟的民眾「相招」而來,全部的言論幾乎都集中在對慈濟的志業歌功頌德,不斷強調因為有慈濟的好以及慈濟的重要性,少提及「環境」議題論述,甚至有民眾認為,環保不應無限上綱。這讓人聯想到,都委會議前一位國民黨籍的市議員碰巧路過市府門口說,做為模範,慈濟自己應該以「更高的標準」來看待此事。這段話對照輪番上陣的支持者發言,格外諷刺。

整個開發案在環境上的爭議,在慈濟的計畫簡報中倒是清楚呈現,顯然準備充足,不過沒能上台說明。爭議歸納要點如下:位處基隆斷層是其一,慈濟以中央地質調查和何春蓀研究為依據說明「此為推斷」;順向坡議題是其二,慈濟以未來不開挖「波址」故無順向坡滑動之虞說明,並稱「不是所有的順向坡皆有危險」;為何要變更保護區是其三,慈濟以並不是所有的保護區都是不可以變更的,說法則是憑藉產發局「台北市土地潛力圖」的顯示:計畫區幾乎為「很高土地利用潛力區」及「高土地利用潛力區」,也就是開發所需付出的代價很低;內湖居民最擔心的淹水問題是其四,慈濟是以現有排水建設與滯洪規劃來釋疑。

這個開發案如果真能在5都選後才「續會」審查,社會應會期許正反雙方聚焦在「環境」議題的申辯。反對陣營要勝出,看來不能只仰賴「作家」張曉風來助陣,如何能清楚地對外說明疑慮所在,趁勢凝聚足夠的社會力量,讓審查委員感受到輿論的壓力,否則難有作為。至於慈濟,應更細膩地深入當地家戶,以期透過溝通取得共識,否則雖是公益社團,同樣讓人不免有「財大氣粗」之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