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梅山鄉一間餐廳被動物社會研究會披露,所飼養的台灣黑熊與馬來熊長年被關在窄小鐵籠內,生活環境極差。今年有民眾向該會反應馬來熊疑似倒臥籠內死亡,由於熊在黑市交易價格極高,飼主卻說屍體丟棄山谷,令該會質疑馬來熊其實已被吃掉,或被私下販賣。

動物社會研究會召開記者會指出,民國83年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法,讓原先持有保育類野生動物者以登記方式准予合法飼養,並在法律公告3年內停止飼養或轉業,目的就是要終結不當飼養保育類野生動物亂象。

該會同時以嘉義縣某餐廳養殖馬來熊與台灣黑熊為例表示,兩隻熊經年累月被關在窄小的鐵籠,台灣黑熊呈現呆滯狀態,馬來熊則不斷在籠內踱步或舔拭腳掌,這些行為都顯現動物的極端憂慮。雖然動物社會研究會多次反應動物福利問題,卻從嘉義縣府得到「飼主有向縣府登記,是合法擁有」的回覆。

尤其今年2月有民眾發現馬來熊疑似死亡的跡象,在動物社會研究會追查之下發現屍體不翼而飛,飼主表示獸醫已證明馬來熊是因「年老官能衰竭」死亡,至於屍體則丟棄到山谷下。

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指出,熊的活體在黑市可販賣20至30萬,至於屍體上的熊皮、熊膽、熊掌等部份,估計整隻熊可衝高到約40萬。她懷疑死亡的馬來熊身體是真的被丟掉了,還是進了「野味」市場?

研究會追查發現,全台各縣市政府登記人工飼養保育類野生動物的資料與數據完全不確實,以屏東縣為例,截至5月31日止,縣府登記馬來熊只有1隻,不過研究會掌握到的數據至少就有12隻馬來熊,數據落差讓人懷疑到底檯面下有多少野生動物在流通。

研究會並批評,83年修法以來政府放任民間不當繁殖新生的野生動物,且動物死亡通報管制鬆散,嘉義縣死亡的馬來熊如被丟棄在重要的水質水源保護區,有污染水質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