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利說」似乎未能取信於民,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今日上午在街頭舉辦「ECFA讓利.中國白賊」公投連署掃街宣導,以行動對此事表達質疑,並表示將結合各界持續推動連署。

現正最夯:大罷免新北《鏡》民調 葉元之最危、另3「不穩」2「上風」

台北市黨部主委黃慶林表示,「自由貿易協定」包括服務業的互相開放,這將意味著中國服務業人口大量移入台灣,一個中國市場便水到渠成了,而中國將可不費一兵一卒就控制台灣的政治與經濟、併吞台灣。

據最新一期《今周刊》報導,則是實際舉出當年中國「讓利」香港的成功實例,光一個「開放中國旅客自由行」項目,就可以讓民眾真正感受到像香港一樣,到處擠滿瘋狂shopping的中國消費者,甚至在台灣的計程車司機,也可以賺到中國觀光財。文中還指出,如果不是中國在CEPA中承諾開放廣東、深圳、上海及北京的居民赴港自由旅行,香港的經濟不會如此快速復甦。不過,報導仍指讓利的背後到底是萬靈丹還是毒蘋果?值得深切解讀!

針對「讓利說」的釋出,台灣學界則對中國是否有辦法落實的魄力大多表示「有待觀察」,認為「早期收穫條款」未必是中國大陸之單方讓利,以中國與東協國家於2002年簽署的《中國與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為例,是一種雙向之互惠措施,而非中國的單方讓利。美國學者譚慎格也曾表示台灣如果和大陸簽ECFA,可能會被邊緣化。

在各界趨向質疑的聲浪下,馬英九總統昨晚(16日)在台北市美國商會春酒中指出,兩岸經濟協議是「幫助人民做生意,提升台灣競爭力」,並希望兩岸6月能簽署ECFA,維持「我們比較占便宜」一貫之說。 (http://newtal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