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BBC2月3日報導,英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網路成癮與憂鬱情緒有強烈的連結。此篇研究被刊登在最新一期心理學期刊上,研究發現有1.2%的人口是網路成癮的患者,而且這些人比一般網路使用者在憂鬱情緒量表上有更高的分數,大約高出五倍左右。

英國里茲大學研究團隊強調,他們不能確定網路使用是否會造成憂鬱情緒,因為大部分的網路使用者都沒有心理健康的問題。這個研究結果來自網路上1319份有效網路問卷,透過網路上社交網站連結寄發問卷,受試者被詢問使用網路的頻率以及用途。同時,受試者也必須回答一系列的問題,以評估是否有憂鬱情緒。受試者年齡為16歲到51歲,平均年齡為21歲。

研究人員發現,有少數的網路使用者會發展出強迫的網路使用習慣,並以網路聊天室和社交網站取代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實際互動。在1319位受試者中有18位被界定為「網路成癮患者」,約佔全體的1.2%。這群人花更多的時間在瀏覽色情、賭博以及社群網站。

研究團隊召集人Morrison博士說,網路在今日現代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它的好處通常也伴隨著陰暗的另一面。他說,「網路可以幫助我們用來付帳、購物以及寄發電子郵件,但也有一部分的人無法管控自己使用網路的時間,以至於干擾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研究結果顯示,網路成癮者會比一般網路使用者在憂鬱情緒量表上有更高的分數,大約高出五倍左右。網路成癮患者憂鬱量表的平均得分大概座落於中度到重度憂鬱之間。

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過度的使用網路和憂鬱情緒之間是有相關的,但是我們無法確定彼此的因果關係,究竟是憂鬱情緒的人較常使用網路呢?還是網路導致了憂鬱情緒?

對此研究的批評為,網路成癮很難被明顯診斷,而且網路抽樣可能造成樣本偏差。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心理學教授Vaughan Bell說,根據定義,網路成癮是指網路使用造成情緒困擾,所以此研究的結論不值得大驚小怪。

至於因果關係,Vaughan Bell提出先前研究結果說明,擁有憂鬱情緒以及焦慮的人會比一般人更常使用網路。他接著說,有些真正憂鬱的人會使用網路來排除自己的日常生活,但也有人透過看電視、沉浸書本或是購物的方式來排除自己生活。

因此,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憂鬱情緒的問題是網路使用過多造成的。

不過我們可以相信的是,心理健康基金會說,人們花越多時間與他人互動,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會有更好的影響。

心理健康基金會執行長Andrew McCulloch博士指出,有些時候,網路對於心理健康也是有幫助的。他說,「在某種程度上,社交網站鼓勵有意義的友誼和社會關係,對於人們的生活也有正面的影響。」

但是,網路上的社交活動不應該取代下線後的實際生活,我們應該記取這個研究的結果,建議此研究進一步從事地區化研究。

心理健康基金會的Sophie Corlett說,有證據證明,積極的追求,例如運動和與人面對面的社交,都是幫助我們保持心理健康的方式之一。

雖然過度使用網路,不能說會導致精神問題,但沉迷於網路的虛擬友誼而排斥現實生活的交友,的確會對心理的幸福感造成影響。(http://newtal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