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劉敬文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中國
  • 社會
  • 娛樂
  • 網紅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財經
  • 環保
  • 體育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Google News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劉敬文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除了監督也要鼓勵  公督盟將頒「國會特殊貢獻獎」

    新聞 除了監督也要鼓勵 公督盟將頒「國會特殊貢獻獎」

    2011.02.26 | 14:24

    立法院第七屆第六會期於1月中結束,任期亦將於年底屆滿。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為了讓國會評鑑的工作更為完備與完善,除了在第一至第六會期針對各會期進行例行的評鑑外,亦將以屆為單位,針對不同領域有特殊貢獻的立委,展開「國會特殊貢獻獎」之評鑑工作。 「公民看國會」第56集節目由公督盟理事長顧忠華教授擔任主持人,特別邀請立法院第七屆國會特殊貢獻獎總召集人施信民教授,以及社會福利獎項召集人殘障聯盟謝東儒副秘書長,就公督盟即將展開之國會特殊貢獻獎進行說明與討論。 施信民教授表示,例行評鑑主要在出缺席、法案、預算案以及IVOD公民評鑑等項目,進行量化的評鑑工作,但並未針對諸如司法人權、社會福利、勞工權益、原住民發展等特定領域或議題,進行評鑑的工作。公督盟此次舉辦國會特殊貢獻獎,主要也是為了補強例行評鑑之不足,在量化之外,進行的質化評鑑。 此外,與例行評鑑以會期為單位相比,國會特殊貢獻獎是以「屆」為單位,依據各獎項(領域)別之不同,由各NGOs團體代表擔任評選小組成員進行評選。目前暫訂共有七個獎項(領域)別,透過立委自我推薦或由評選小組成員外之團體代表推薦,經公督盟彙整,製作提名名單後送各評選小組進行評選,產生入圍名單,再從入圍名單中選出得獎者。 謝東儒副秘書長表示,這是立委改制後,第一次針對整屆表現進行的評選。由於的確有些立委在特殊領域或議題有貢獻,但不見得能在例行評鑑中得到突顯,所以國會特殊貢獻獎之評選是很重要的工作。過往殘障聯盟都會針對社會福利這一項提出立委投票指南,不過之前未曾有過像公督盟這次較為完整、全面的評選,供全台選民作為投票時的參考。 公督盟理事長顧忠華教授表示,國會特殊貢獻獎主要是希望給在例行評鑑中無法突顯問政貢獻的立委一個公道,並希望在各政黨尚未提出明確候選名單的此時,能夠作為政黨提名的一個參考。現在立委只剩下一百多位,每一位的權力都相當大,政黨應該提出真的好立委參選,提升國會運作的品質,才是全民之福。
  • 監督立委出新招  公督盟評鑑言行及官司

    新聞 監督立委出新招 公督盟評鑑言行及官司

    2011.02.26 | 14:18

    立法院第七屆第六會期於1月中結束,針對此一會期的國會表現,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秉持成立初衷,於12月起便展開緊鑼密鼓的評鑑工作。其中,就立委諸公的言行及涉及的訴訟官司部分,言行及官司評鑑小組經過多次開會討論,並已產生初步結論。 新頭殼「公民看國會」第55集節目特別邀請到公督盟言行及官司評鑑小組的召集人,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專案經理陳明里以及知名檢察官兼言行及官司評鑑委員劉承武,就立法院第六會期立委言行及官司評鑑的初步結論,進行深入淺出的說明與探討。 陳明里表示,第六會期言行及官司的評鑑標準大致延續第五會期,針對立委在院內與院外,諸如辱罵、人身攻擊、暴力肢體動作、干擾議事、不當關說、侵犯公共利益等脫序行為進行評鑑。與前一會期相比,脫序行為雖然減少,但仍有許多不理想的地方,比方說臨時會審議ECFA時爆發的肢體衝突,或者是江玲君立委行文要求各部會提供花籃等。 檢察官劉承武表示,第六會期言行及官司評鑑有兩項與立委助理有關。評鑑委員認定成案並扣分的標準是看該助理與立委之間是否是僱傭關係或者是委任關係。以孫大千八德市服務處執行長涉嫌販毒遭拘提一案為例,由於兩者並非委任關係,故僅以譴責方式處理,不扣分。但以陳淑慧助理涉嫌協助走私牛肉遭起訴一案為例,兩者為委任關係,認定陳淑慧有一定之責任,故扣分處理。 最後,由於公督盟目前的評鑑仍主要以事後評鑑為主,劉承武勉勵公督盟發展事前評鑑,在立委作出不當決議前就能進行制衡,如此一來才能夠有效提升國會運作的品質。
  • 政府買新聞氾濫  民間:顯示對施政沒信心

    新聞 政府買新聞氾濫 民間:顯示對施政沒信心

    2011.01.25 | 12:26

    中國時報資深記者黃哲斌於其部落格刊載「乘著噴射機,我離開〈中國時報〉」一文,引發台灣社會對於政府長期以來置入性行銷、影響媒體中立與獨立性一事的廣大關注。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執委林朝億認為,應從預算法修法著手限制政府置入性行銷。台灣小留學生家長協進會秘書長黃育旗則表示,憲法保證人民知的權利,但政府買新聞卻嚴重侵害人民知的權利。 新頭殼「公民看國會」節目特別邀請新聞記者協會的執委林朝億、聲援「反收買新聞聯盟」的台灣小留學生家長協進會秘書長黃育旗,及資深媒體人新頭殼總製作莊豐嘉,就政府新聞置入性行銷的議題,進行深入淺出的探討。 記協的林朝億表示,台灣的主流媒體逐漸走向新聞廣告化、廣告新聞化,以往被放在三版的廣告,現在已經攻佔頭版;政府的許多大型活動或重大政策,如台北聽奧、台北花博、高雄市運、ECFA、農產品輸入中國…等,都相當仰賴主流媒體以廣告或置入性廣告的方式宣傳。 林朝億說,根據知名媒體市場分析機構AC Nielsen 2009年的報告,有高達11.4億元的公部門預算投入新聞與廣告項目中。此外,以公部門佔49%的民營單位為例,根據目前的預算法,政府以活動預算的名義編列的預算是不受規範的。 針對NCC,林朝億表示,NCC現在只是在做損害控制;以日前綠黨踢爆工業局收買部落客一事為例,NCC是否介入並進行調查?政院是否直接進行懲處?似乎都沒有。 資深媒體人莊豐嘉表示,政府會買新聞顯示政府其實對自己的施政缺乏信心、能力不足、創意也不足;但大家必須要知道,無論是平面或者是電子媒體,版面、畫面都是有限的,一旦政府置入新聞,就表示其它如環保、教育或民生等相關議題的資訊空間就會受到壓縮。 民間團體代表黃育旗認為,憲法保證人民知的權利,政府買新聞是侵害人民知的權利;一個根本的解決辦法還是從預算等相關法令下手,國會應該搞清楚政府的錢到底都用到哪裡去,善盡監督之責。 主持人何宗勳綜合來賓意見後表示,台灣是一個民主自由、非獨裁的國家,當社會上有問題被突顯的同時,也就表示是進步的一個契機;一個知道反省的政府是很重要的,否則就與共產國家沒有兩樣了。
  • 歐洲議會監督發起人讚嘆台灣民主

    新聞 歐洲議會監督發起人讚嘆台灣民主

    2010.11.29 | 15:09

    歐洲議會監督(Parlorama)發起人愛德華‧梅爾獲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之邀請,於11月底至12月初來台進行參訪交流與五都選舉觀察。梅爾對於台灣的民主成就印象深刻,期許未來能夠與公督盟發展盟友關係,推動具體的合作計畫。 2009年4月開始運作的歐洲議會監督,是一個以監督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736席議員為主要任務的歐洲非政府組織(NGO)。與公督盟相似,歐洲議會監督藉由議會資訊的揭露與量化及質化評鑑報告的發佈,吸引歐盟全體公民的關注並對歐洲議會施壓,督促議員提高整體問政品質。 本週「公民看國會」單元特別邀請歐洲議會監督發起人愛德華‧梅爾,就其從事監督歐洲議會的經驗與來台的觀察進行專訪。 梅爾對於台灣的民主成就印象深刻,認為台灣非常進步;而結合網路、資訊科技的選戰宣傳廣告,更展現了高度的專業化分工。據他觀察,與歐洲相比,台灣一般民眾與選舉的距離比較近;以投票率來說,歐洲議會投票率不到四成;若談到選舉受到的關注,大概只有法國巴黎的選舉和台北一樣受到社會很大的社會關注。 梅爾表示,歐洲議會監督的規模與公督盟相仿,業務與目標也相似,且在剛成立時亦曾受到很大的政治壓力;除了部分議員曾暗示訴諸法律途徑外,官方網站亦曾一度關站。但現在已經漸入佳境,被評鑑優良的議員有時甚至會引用評鑑資料,作為選舉宣傳之用。 至於評鑑,歐洲議會監督的評鑑包含絕對成績的結果與相對排名的綜合表現兩類;評鑑基準則分為三種,分別是出席率、議事表現以及平常表現。值得一提的是,歐洲議會監督在資訊處理上仰賴數位科技,由專員負責撰寫電腦程式,將資料收集與分析的工作交由電腦自動化處理。 梅爾表示,他在歐洲議會的5年工作經驗,讓他體會到議會資訊揭露的重要與必要;由於歐洲議會議員平日離選區很遠,所以選民沒有太多機會透過與議員近距離的接觸得知議員在議會的表現,因此也無法針對議員問政進行監督。然而,梅爾認為,選民要先能夠知道議員的問政表現、政績,進而才可能在投票時作出正確的判斷,選出好議員。所以他成立歐洲議會監督,透過發表評鑑報告的方式提供選民資訊,作為投票判斷的基礎。 梅爾認為,與過去相比,現在的歐洲議會的權力越來越大;過去僅能就歐盟各成員國、經濟體間的經濟活動進行規範,但到現在,規範範圍包含越來越多政治相關的事項,因此更需要針對歐洲議會進行監督。
  • 當行政院電磁波降到1   環團要求全國比照

    新聞 當行政院電磁波降到1 環團要求全國比照

    2010.11.19 | 21:37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及來自全台各地自救會等二十多個反電磁波團體,今天(19日)集結行政院及環保署前抗議,要求政府比照行政院辦公室,將現行833毫高斯(mG)的標準,降低八百倍至1毫高斯,以保障全國人民的健康品質。 本週「公民看國會」單元,特別邀請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陳椒華、玉泉里自救會發起人粘麗玉以及中正大學陳文雄教授,就遍佈全台的電纜、電塔、變電箱及變電所對一般社會大眾健康的危害,進行深入淺出的探討。 陳椒華理事長表示,環保署現行規範是電磁波強度超過833毫高斯才違法,並聲稱強度在833毫高斯是安全的,但行政院自己也怕電磁波輻射,將辦公室改善至1毫高斯,台電全國北、中、南十多個營業所,所有辦公室也是近1毫高斯,對外卻宣稱八百倍的833毫高斯以下是安全的。 陳理事長以國外為例,瑞士對「敏感區域」電磁波輻射的的標準是10毫高斯、義大利對住宅區的標準是30毫高斯;與世界衛生組織有密切關係的國際癌症研究署的研究報告則顯示,長期處於平均電磁輻射強度3至4毫高斯的住宅中,兒童罹患白血病的危險性增加為兩倍,對於極低頻電磁場則歸類為「可能致癌物」。 此外,陳理事長強調,都市電纜常只埋在深度僅一公尺的地方,但都市居民因為電纜埋在地下所以不知道自己暴露在超量電磁波輻射範圍內,所以嚴正呼籲大家重視此議題。 中正大學陳文雄教授則表示,地質法已通過,但彰化地區很多台電電塔蓋在地質敏感區的斷層上,極可能因天然或人為因素而造成巨大災害,對當地農民的生活與工作品質造成相當大的威脅。只是,由於利益因素,許多民代並不願意提供協助。 玉泉里自救會發起人粘麗玉表示,自救會為社區居民努力,希望政府不要再用833毫高斯是安全的來欺騙人民,依照現行法規,變電所、高壓電纜、電塔,不得設置於學校、住宅、醫院內或其周邊一定距離,但環河變電所卻只鄰忠孝國中79公尺,附近還有中興醫院! 對於抗爭遇到的阻礙,陳理事長表示,最大的阻礙在衛生署,問題主要在台電以及政府單位的資訊不公開,讓我們無法建立有效的流病統計資料。 公督盟執行長何宗勳認為,政府怠惰、民代不理,讓受害者居然必須透過自救的方式才能保護自己的權益,實在很悲哀。何宗勳期許電磁波受害者應該要團結,並呼籲政府單位以及民意代表應該正視此問題,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 學者:民主改革是習近平無可迴避的議題

    新聞 學者:民主改革是習近平無可迴避的議題

    2010.11.15 | 13:48

    截至目前為止,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仍遭監禁,沒有人身自由。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張國城認為,中國內部反對政改的力量可能仍據主導位置,即使現任中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的習近平順利接班,仍舊不太可能推動如多黨制、普選等激烈的政治改革。 為探討17屆5中全會後,中國接班人對於中國民主化、政治改革以及台灣政治的影響,「公民看國會」節目邀請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張國城進行剖析。 中共17屆5中全會於今年10月中在北京召開,與會人士共3百人,包括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及其他高層領袖。此次會議的重點是審議「十二五」規劃(第12個5年規劃,2011至2015年)建議稿,為未來5年中國經濟及社會發展進行政策規劃;同時,胡錦濤的接班人議題亦於此次會議後,正式浮上抬面。 張國城表示,劉曉波獲獎後的待遇是中國政改可能性的一個指標,從亞洲與東歐過去的經驗來看,劉曉波獲獎對中國的確造成很大的外部壓力。然而,中國是否能如外界所期待的因此啟動民主改革進程,取決於中國內部的矛盾是否到了臨界點,出現政改的迫切性。 張國城認為,中國四周被民主國家包圍,中國政府未來包袱將更為沈重,可能將必須花更多力氣解釋,說服中國人民為何應該繼續採行「民主集中制」,唯一的突破口便是解決台灣問題,以緩解日益增加的政改壓力;若民主的台灣能回歸,無疑證明「中國模式」仍有巨大的吸引力,更代表中國領導階層在政治上的成功,對緩解政改壓力將是最有用的武器。 因此台灣未來所面臨的促統壓力恐怕將日益嚴峻。 對於中國崛起、兩岸經貿、社會往來緊密難分的趨勢,張國城強調,中國是台灣眼前最主要的貿易伙伴,從經濟上出超、陸客來台人數來看,台灣可能比起中國的廣東或北京還要更仰賴「內地」。這樣的經濟、社會背景條件使得台灣逐漸朝中國統一的路前進。 至於對台灣的影響,曾任福建省省長、熟悉對台事務,且並無暴力鎮壓經歷的習近平若真的成為接班人,或許對未來兩岸關係會有正面的影響;但張國城說如果台灣對中國高度依賴不變,那麼兩岸的政治關係更為緊密應不可避免。 此外,張國城認為,台灣社會的「自豪感」有降低的趨勢,比方說,政府降低來台就學門檻,對於中國留學生提出多項補助優惠,但很少看見台灣的大學以同等努力,招攬含邦交國在內的其它國家的學生來台灣研究台灣;以香港為例,香港大學招生標準嚴格,優秀的中國學生才可能到香港就讀,而住房方面,則是有錢的中國人到港定居,反觀台灣是有錢人到中國定居,某種趨炎附勢的心態似乎逐漸在台灣社會中擴散。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何宗勳表示,中國在內部政改壓力下應會嘗試打破民主國家包圍網,藉由台灣衝出一個缺口,以此向其國內與國外證明「中國模式」是可行的。台灣方面則呼應這樣的發展方向,逐漸「兩岸化」而非國際化。面對如此困境,何宗勳呼籲台灣政府應該要更有國際觀,吸引更多中國以外的留學生來台就讀,並期許台灣人不要妄自菲薄,如此才能從容因應五都選舉、2012總統大選以及中國十八大之後將會登場的兩岸問題。
  • 媒體大未來 公民是頭家

    新聞 媒體大未來 公民是頭家

    2010.11.05 | 19:14

    從公視董事會遴選、NCC組織定位與獨立性、網路電視列管,到教育部函文台大管制PTT八卦版政治言論,近日媒體爭議報導不斷。新頭殼總製作莊豐嘉認為,政治力或財團干預地越多,公民覺醒的速度就會越快,公民媒體遲早會變成主流。 NewTalk「公民看國會」第42集節目,特別邀請資深媒體學者中正大學傳播學系的胡元輝教授以及新頭殼總製作莊豐嘉,針對近來媒體爭議事件與媒體大環境等議題,進行深入淺出的剖析。 對於政治力與財團介入媒體,胡元輝表示,從戒嚴時代的強制性管制,到解嚴後商業媒體進駐,透過不正常的公關手段進行置入性行銷,政治力與財團勢力透過媒體控制言論場域的企圖,從未停止過。要根本解決此問題,還是得仰賴媒體人的自律、媒體專業規範的建立與落實,以及社會大眾的關注與監督才有可能。 新頭殼總製作莊豐嘉認為,現在其實是一個媒體的調適過程,解嚴後,財團、政治力各自找到著力點,但隨著時間演進,傳統媒體會逐漸衰亡,取而代之的,將會是以公民為主體的網路、數位媒體。他預測,政治力或財團干預越多,公民覺醒的速度就會越快,公民媒體遲早會變成主流。 主持人公督盟執行長何宗勳擔心,既有的主流媒體產業掌握龐大的人力與設備資源,因此可能在未來仍繼續壟斷網路、數位媒體。對此,胡元輝表示,現在主流媒體產業已逐漸進入後企業化、財團化的階段,「恐龍要轉身,有其困難」。莊豐嘉亦認為,主流媒體產業的優勢也可能變成包袱,使它無法全力投入數位與網路媒體經營。 對於未來10年的媒體展望,胡元輝認為,傳統媒體與網路、數位媒體應該會是共存的情況,但屆時網路媒體勢必會較現在更蓬勃、發達。莊豐嘉認為,未來將會是「量子社會」的時代,每一個人都是新聞媒體中心;傳統媒體若要維持競爭力,勢必要在品質上投入更多心力才能夠吸引媒體消費者,否則,未來網路小螞蟻戰勝傳媒大象的事件應該會不斷發生。 公督盟執行長何宗勳表示,公民監督媒體在過去可能是夢想,但由於網路、數位媒體革命的興起,加上公民素質提升,從公督盟以政治消費者觀點監督立委的經驗來看,可以期待公民以媒體消費者觀點監督媒體、打破媒體壟斷的未來,不久即將到來。並透過公民力量的發揮,為台灣打造一個公義、自由、健康的「新媒體」環境。
  • 國債引發貧窮  民間團體要立委把關

    新聞 國債引發貧窮 民間團體要立委把關

    2010.10.29 | 17:21

    行政院院會日前通過100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預計包括舉債4,290億元,以及國債利息與本金還款共1,974億餘元,國債總數預估今年底將達4兆5,988億元,明年底攀升至4兆9,618億元。部落希望工程委員會主委趙和賢建議,立法院各委員會應該召開公聽會,邀請公民團體針對預算提供建議,讓公民參與預算審查,遏止預算浮報與執行不力現象,逐步解決國債問題。 主計處估計,若將各級政府潛藏負債納入考量,總國債數將高達13.3兆元,以全國人口計平均每人負債約60萬元。為突顯國債問題與一般人生活之間的關係,從國會監督角度找到問題解決之道,NewTalk「公民看國會」第四十二集節目,特別邀請趙和賢針對國債問題進行深入剖析。 趙和賢表示,國債逼近法定舉債上限固然與近年天災頻繁有關,但更重要的應該還是在於行政部門如何分配與執行預算,以及立法院是否扮演好監督角色的問題。立法院監督預算有幾項主要依據:一、由主計處提供,反映國民財富(如:土地、機械設備等各類國內外資產)總量的《國富統計報告》;二、由主計處彙整環保、農業相關部門提供之資訊,以自然資源類的礦產與土石資源及水資源,還有環境品質類的空氣污染、水污染及固體廢棄物為主要內容的《綠色國民所得帳》;三、由財政部編製的《稅式支出報告》;四、由財政部編製的《移轉性及購買性支付報告》;五、由審計部審定提出之《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 趙和賢說,目前的實際情況,是立法院常透過政黨協商、包裹表決的方式,推翻委員會決議,預算審查過程未善盡立委監督之責,而決算部份更是怠忽憲法所賦予的決算審查權。因此趙和賢認為預算審查應讓公民團體加入,遏止預算浮報與執行不力現象,逐步解決國債問題。 公督盟執行長何宗勳表示,現在的總所得稅歲入有72%由薪水階級負擔,相比美國的56%或OECD富國俱樂部國家的49%,都顯著高很多。這種有錢人不用繳稅的現象是國債問題遲遲無法解決的一個主要原因。年輕人因就學貸款,在就學階段就開始負債,進入社會後的薪水根本無法買房子,更不用說養小孩。 何宗勳說,國債問題雖看似與民生無直接關係,但其實是引發貧窮問題的關鍵,立院第六會期是預算會期,立委應做好預算把關的工作,透過監督行政部門將國家預算做最公平、妥當的分配。
  • 劉曉波獲獎 影響中國民主改革

    新聞 劉曉波獲獎 影響中國民主改革

    2010.10.15 | 18:58

    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服刑中的民運人士劉曉波,外界關注劉曉波對中國民主改革的影響。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張國城在「公民看國會」節目中表示,中國是否能如外界期待而啟動民主改革進程,取決於中國內部的矛盾是否到了臨界點,而出現政改的迫切性。 劉曉波得獎後,對於中國政府的處理及後續的影響,引起各方關注。新頭殼NewTalk「公民看國會」節目,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何宗勳,特別邀請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張國城,針對劉曉波獲獎後對中國進行民主改革的影響進行評論。 張國城認為,劉曉波對中國進行民主改革的影響到底如何,變數還很多,值得進一步觀察。從亞洲與東歐過去的經驗來看,劉曉波獲獎對中國確實造成很大的外部壓力。 他說,諾貝爾獎的光環肯定會使劉曉波聲望提升,並可能成為眾望所歸的中國改革領袖。然而,中國是否能如外界所期待的因此啟動民主改革進程,取決於中國內部的矛盾是否到了臨界點,出現政改的迫切性。 張國城說,當前中國的內部矛盾應該還不到引爆點,但劉曉波獲獎可能促成一些象徵性的改革,比方說地方官員問責制的落實,對於地方發生的公共問題、公安事故、民眾抗議,地方首長需下台以示負責,以平民怨,加強官員考核制度,淘汰不適任官員。畢竟,民主改革多半涉及前朝清算,此刻中國當權者應該會阻撓大幅度的民主改革發生,以避免下台後被清算、被審判。 張國城認為,劉曉波獲獎後的待遇是中國政改可能性的一個指標,若之後還是嚴厲監禁,不讓劉曉波重獲自由,這表示中國內部反對政改的力量還是位居主流;若之後,劉曉波被允許出國領獎,但如王丹一樣被放逐,這代表可能會有小規模的開放,同時也是給西方的一個交代;第3個可能性是釋放、允許劉出國領獎,也允許他回國,並有一定的自由度,這表示中國很可能進行政改。 整體而言,張國城說在2012年18大決定第5代中國領導人之前,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劉曉波勢必在中國政治接班與民主改革的過程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後續到底如何,值得進一步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