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中旬,台中市長盧秀燕首度回應台中市「廢棄物處理」的爭議,她將問題歸咎於「有心人士挑撥、製造恐慌」。然而,事實擺在眼前,台中市民每天呼吸的空氣、城市環境的品質,都在市府多年怠惰下不斷惡化。因此,這不是誰挑撥的結果,而是台中市政府長期失能的佐證。

首先,文山焚化爐改建案的拖延,已成台中市政最大的笑話。前市長林佳龍時代就已規畫投入十億元預算進行舊焚化爐升級,卻因盧秀燕上任後喊停,改以BOT案推動,導致工程延宕至今近七年。期間環保局長五度對外承諾開工,卻次次跳票,直到今年才首次招標。這段時間,垃圾處理量的缺口持續累積,市民只能默默承受臭氣、污染與焦躁不安。

令人遺憾的是,台中市民這七年來也因此被迫吸進更多髒空氣。根據媒體報導,全台僅剩新竹市與台中文山焚化爐煙囪沒有設置氮氧化物(NOx)脫除設備。儘管如此,新竹市已確定在今年底將完成裝設,唯獨台中仍是原地踏步。換言之,市府的輕忽與拖延讓市民平白多承受七年的空污危害。台中市空氣品質原本就受到工業排放與境外污染影響,如今垃圾處理設施又落後全國,市民的健康顯然是被當作政治操作下的犧牲品。

其次,大里垃圾掩埋場成為「全國最大垃圾山」,已是台中的城市之恥。超過三十八萬噸的垃圾堆積裸露,汙水四溢、惡臭撲鼻,對周遭居民造成的影響,不僅止於視覺與嗅覺的衝擊,更是潛藏公共衛生與土壤、水源污染的長期風險。倘若地方政府無力解決,中央環保署的確有責任必須介入與協處,但淪為這樣的狀態,難道不正是台中市府放任問題惡化的明證嗎?

市政不是口號,更不是選舉語言,而是關乎公共安全與生活品質的具體作為。盧秀燕市長上任以來,常以「市政優先」自詡,卻在焚化爐改建、空污防制、以及垃圾掩埋等環境政策上表現荒腔走板。而當問題被媒體揭露,她不是檢討市府執行力不足,而是指控外界挑撥、製造市民恐慌。這種推諉心態,無疑的是讓市民失望的根源。

台中市是全國人口第二大城市,市府責任重大。市民需要的是乾淨空氣、有效垃圾處理、公開透明的市政規劃,絕非是一再的拖延與推託。文山焚化爐若早已完成改建,垃圾山問題是否會擴大至此?若市府能積極裝設氮氧化物去除設備,市民是否就能減少多年來的健康風險? 其實,這些答案早已勿庸置疑。

最後,要強調的是,市民的健康與環境安全,不容任何人以政治算計來交換。台中市府必須立即停止推諉,正視廢棄物與空污治理等關鍵問題,並提出清楚且可被檢驗的時程與措施。盧秀燕市長若繼續無心,無視現實,恐怕台中最終留給社會公眾的印象,將不再是文化城,而是「垃圾山、髒空氣」的代名詞。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