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公安最近發布懸賞公告,指控十八名台灣軍人與媒體人「分裂國家」,並開出以人民幣來作為懸賞金,乍看像是法律行動,實際上是一場針對台灣社會的心理戰。中共明白,真正的戰場早已不只在台海,而在我們的信任之間。
這份名單的對象多半是退役軍人或心戰人員,看起來像是「精準鎖定」,但目的並非真的要通緝誰,而是要製造懷疑—讓民眾質疑國軍裡是否有人「被收買」,讓家屬擔心親人在部隊會不會被牽連,讓正在服役的官兵開始自問:「我是不是哪天也會被貼上標籤?」這種懷疑本身,就是中共最想要的結果。
心理戰的可怕,不在戰術,而在滲透,它不靠飛彈、也不靠軍演,只要在社會中種下「不信任」的種子;當媒體開始討論誰上了名單、網路上有人轉傳照片、甚至以戲謔口氣談「通緝台灣人」,這場戰爭就已經開打。對岸不需要動一兵一卒,就能讓我們自己懷疑自己的軍隊。
這樣的操作並不新,從假消息、假影片到網路謠言,中共每一步都在試探台灣社會的心理反應。它知道台灣人重視自由與輿論,因此反而利用這些開放特質,讓謠言可以更快流傳,這場懸賞公告只是最新的劇本—它讓人害怕說話,讓家屬焦慮,讓社會開始對國軍的不信任蔓延。
但我們也要看到另一面:每次災難、每次演訓,國軍仍然站在第一線守護人民,真正的台灣力量,不在懷疑誰,而在相信彼此;面對這種心理攻勢,我們能做的不是恐懼,而是清醒,看到資訊,先問「這是誰放的?目的是什麼?」這樣的提問,就是最有效的防禦。
中共想用通緝來打擊士氣,讓家屬不安、讓民心動搖,但這場戲演得越大,反而越顯示它的焦慮,因為只有害怕失敗的一方,才會用恐懼來製造信服;台灣不需要跟著害怕,我們只需要更明白:自由社會的防線,不只是飛彈或軍艦,而是信任,只要我們仍願意相信國軍、相信台灣,就沒有人能用懸賞換走我們的信心。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