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朦朧事件越鬧越大;從合約糾紛到潛規則,再到主持人爆出「簽約要打點、曝光要買通」的內幕,整件事像一面鏡子,照出了中國官僚腐敗如何滲進娛樂圈,權力的影子從官場一路延伸到螢光幕前,讓創作、表演、名氣都變成階級遊戲。

在中國,誰能紅不是由觀眾決定,而是由權力核准;拍戲要審、上節目要審、連歌曲都得看標題合不合「政治導向」。一張批文比一張專輯還值錢,一通電話能改變命運。演員不敢多說話、主持人不敢亂發言,因為一旦踩到誰的線,就可能被封殺、被消失;那不是娛樂,而是延伸的官場。

他們官方總說要整頓風氣,鏡頭裡講清廉,鏡頭外收紅包,那更不是清理腐敗,而是清理不聽話的人,從官場到娛樂圈,每個人都在權力裡找位置,沒人敢談真相,因為真相沒有用,關係才有路。

如今,于朦朧事件早已不只是娛樂新聞,它成了國際觀察中國社會的窗口,外媒關注的不只是藝人的糾紛,而是那個讓人無法自由呼吸的體制,當權力不受監督,一句台詞、一張臉、一首歌,都有可能成為政治的附庸。

這個事件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該被質疑的,是那個讓一切都必須靠關係生存的體系,當藝術成了公文的附屬品,當名氣要靠關係換來,那裡就沒有自由;對我們而言,能在這裡自由創作、自由批評,不只是幸運,而是一種提醒,別讓權力有機會變成審查,也別讓服從變成文化。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