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窩座再襲》不僅在台灣突破7億票房,全球各地票房也節節升高,該片即將在美國上映,北美首日提前場票房已近1140萬美金,打敗《小小兵2》,更已經打敗《神奇寶貝劇場版:超夢的逆襲》成為有史以來在美國最賣座的日本動畫,美國首週末初估將達6000萬美金(約莫新台幣18.2億)。
而在日本,劇場版《鬼滅之刃 無限城篇》第一章猗窩座再襲持續熱映中,在上映 52 天時,日本官方宣佈票房已累積達 314 億 2591 萬日圓,距離日本影史票房亞軍《神隱少女》的 316.8 億日圓僅差一步。
《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城篇》已實踐動畫其實是做給大人看的,重新燃燒成人「內在小孩」(Inner Child)的熱血勇氣,感動後去身處複雜的社會堅持做對的事;內在小孩(Inner Child)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指我們內心潛藏著童年時期的情感、記憶和未被滿足的需求,並持續影響著我們成年後的想法、情緒和行為。 這個概念最早由卡爾·榮格(Carl Jung)提出,他認為我們內心深處的童年經歷,無論是快樂還是創傷,都會塑造我們現在的反應模式和自我價值感。認識並療癒內在小孩,能幫助我們理解情緒根源、改善人際關係,並活出更完整的生活。不同的是這次動畫電影《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城篇》,已穿透東西方,再一次燃起不同國籍成人「內在小孩」(Inner Child)的熱血勇氣!
「猗窩座」。
《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城篇》最值得關注,是「猗窩座」,他雖然是反派,卻有可以理解為何其加入反派的理由。
他本應該是神明的護法,但命運對他不公,他是個走錯路的單純認真好孩子,猗窩座因恩師、愛人未婚妻被陰險小人毒死,義憤滅殺了兇手和相關67個人劇情,同時更不幸的是,在其迷惘時,卻被鬼王工具化利用,沒有貴人及時相助!
猗窩座在電影中連招式都有愛人+恩師的元素,而其人類時期「狛治」的含義,「狛」是日本文化中神社的守護神獸狛犬,象徵著保護與守護;而「狛治」的「治」也帶有守護的意思,所以,狛治的名字本身帶有保護珍愛之人、守護神明護法的意味。然而在被鬼王工具化利用後,所有記憶被故意清空,其鬼化的名字「猗窩座」中的「猗」則指被閹割過的犬,暗指他失去守護愛人的能力,顯示鬼王真正的惡意。
我認為猗窩座是因恩師、愛人未婚妻被小人陰招毒死,原本的人生命運都轉好,有了賞識自己的恩師、愛自己的愛人未婚妻、正要起步的武館事業,卻因同行的忌妒心進行下毒而全部毀滅。
所以猗窩座是義憤滅殺了兇手。
什麼是義憤?
法院在認定行為人是否屬於激於義憤時,會看是不是被害人曾先做出一些可能引發眾怒的不義行為,如果被害人的行為雖然會讓行為人生氣,但並不是一般人客觀上都無法容忍的情形,行為人此時就不能主張是出於義憤,例如被害人酒後向行為人借錢不成而恐嚇行為人,行為人因此心生不滿殺掉被害人,這並不是一般人客觀上都會失去理智的狀況,不算這裡的義憤殺人。
此外,被害人嘲諷或侮辱行為的對象,必須是針對行為人,或是和行為人很親近的人。
有時行為人不是在義憤情況的當下殺人,而是在距離不遠或時間很接近而因義憤殺人時,這時仍然可能成立義憤殺人罪。
相反的,如果只是單純因為不高興被害人回話的內容或是有其他因素介入,導致行為人自己突然發怒、失去理智時,並不是這裡所謂的義憤殺人。要構成義憤殺人罪,需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主觀要件:
必須是基於「義憤」的動機而殺人,這種義憤必須源於對他人不義行為的公憤。
客觀要件:
不義行為:必須有被害人的不義行為。
足以引起公憤:該不義行為在客觀上必須足以引起公眾的憤怒,而不是單純的私人恩怨或糾紛。
當場激起:義憤必須是在不義行為的當場被激起,而非事後累積的憤怒。
行為人難以忍耐:行為人一時之間難以期待能夠忍耐,進而引發情緒失控。
回到動畫電影故事,炭治郎與義勇途中遇上殺害前炎柱杏壽郎的上弦之參猗窩座,雙方激戰數回合後義勇逐漸落於下風,危急中炭治郎領悟「通透的世界」斬首猗窩座,義勇斷刀刺穿其頭,但猗窩座卻克服斷頭的弱點繼續戰鬥,其實身為鬼的猗窩座,用消耗戰術仍可對付體力有限,肉體受傷無法立即恢復的人類炭治郎與義勇,同滅也是獲勝選擇之一。
但,猗窩座回憶起名為狛治的人類的傷心過往和不幸命運,才決定自滅贖罪,最後與已故的父親、恩師慶藏及未婚妻戀雪重逢。
未婚妻愛人給猗窩座一句「已經足夠了」,讓他的愧疚感重擔卸下。
我長年觀察台灣青少年被黑道幫派利用至死的社會議題,也曾訪談已退出江湖的幫派成員,他提及現在遇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這些加入幫派的台灣孩子因為不懂,所以踏出加入幫派的第一步,這些孩子進入幫派,一開始覺得幫派大哥真的對我們很好,包吃喝包住宿包給零用錢,但在這些孩子真正出事的時候,這些幫派大哥是不會理這些孩子,造成這些孩子必須去「揹罪」,這些孩子後來會意識到原本因害怕被霸凌,被欺負找到的所謂靠山,反過來這個幫派靠山會霸凌、會吞噬這些孩子,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孩子敢不揹罪嗎?而其看到黑道大哥給新加入幫派的中輟生、邊緣少年灌輸洗腦「越關越大尾、越關越大條」的錯誤觀念,而你剛提到這些誤入幫派孩子的生命處境,是進入雙重艱困的,因原先找到的、相信的靠山,到結局反而是去背叛這些孩子的相信、而這些幫派是利益、露出真面目要利用這些孩子至死,對於這些孩子、對於這些誤入幫派中輟生、邊緣少年這是雙重危險的生命處境。然而這些台灣孩子在被關了幾年出來,以為回到幫派,地位會自動提高,成為被幫眾尊敬為大哥,其實並不會,因為在現實是在媒體上有名的、已有知名度的,原本就有勢力的黑道大哥才會越關越大條,這些被利用揹罪的孩子不會因揹罪而獲得任何利益,這些孩子是被幫派當作被犧牲的棄子,而通常台灣監獄的矯正教育功能,在孩子揹罪入監獄這段時間,也無法發揮教化的功能,這些孩子進入監獄裡面反而是在認識更多不同路線的幫派份子。
猗窩座在2025年,如同走錯路,黑道滲透校園後被犯罪殺人集團吸收,工具化利用的孩子,面對不幸,仍需要貴人有能為者及時行動幫助,我看到也會出手幫助,我認為這孩子會知恩報恩行正道!
文.張天泰
(政治工作者、教育博士)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