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傳出引進「智能機器狗」協助巡防,卻遭踢爆廠商是中國的宇樹科技,第一時間北市府還稱為「美國製」,新工處則回應檢測設備是由台灣廠商開發整合,市府說詞一前一後的南轅北轍,仿佛預告一場罔顧資安的「萬安演習」。

萬安演習今年七月整合為「城鎮韌性演習」,強調「戰時資訊安全防護與通資系統應變」,如今短短事隔一月,市府尚未啟用卻急於讓機器狗「亮相」。這種「先宣傳、後驗證」思維,不但誤導市民對於民防認知,更掩蓋了現實問題;在政治表演的鏡頭下,引進非國產的軍武科技,是否需要全盤考量機器狗「本體」中的「後門程式」。

機器狗背後潛藏「後門程式」的科技風險,中國製軍武裝置普遍存在「後門程式」規劃,例如無人機到監控設備,已經多次傳出能將數據回傳至境外伺服器,甚至還能搭配掛載功能。若北市府引進機器狗,作為「巡檢新夥伴」的行政革新,必須思考環景視察系統,甚至有無遠端控制軟體,畢竟「後門程式」極可能為「資訊戰」與「心理戰」的隱形武器。北市府一旦淪為軍武科技的實驗場,甚至打開數據窗口詔告天下,不僅可能「自曝其短」,也讓外界開始質疑,不知為誰布局這場「萬安演習」?

北市府引進「機器狗」需有通盤的資安考量,檢測本體是否帶有後門程式,一旦陷入政治自欺與科技誤用,恐讓木馬屠城真實上演。

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