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失敗後,行政院局部改組,但台灣面臨美國關稅壓迫、中國文攻武嚇、以及內政紛擾,各種內憂外患的風暴正逐漸成形!其中之一是已積累許多冤、錯、假案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園事件處理會議(簡稱校事會議)」,教育部與各政黨應正視此影響台灣教育環境的問題,積極從法制面去解決。
2019年6月5日「教師法」修正公布,教育部於2020年6月28日訂定公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簡稱解聘辦法),此辦法美其名是「為完善不適任教師處理機制,增進教學品質,並保障學生學習權及教師工作權」,其實是製造了一個專門迫害教師人權與工作權的機器---「校事會議」!賦予校長「超級權力」,卻沒有制衡機制!解聘辦法雖於2024年4月17日修正,但「超級校長」的精神沒有改變,導致教師淪為待宰的羔羊,呼救無門!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於2025年5月9日與多位立法委員共同召開「解聘辦法惡修滿一年、校事會議亂象遽增」記者會,公布全教總5月1日至7日線上意見調查,蒐集《校事會議》在高中以下校園的實施現況,共收到6365位教師填答意見。其中有八成以上的學校自2024年至今都曾召開過校事會議;89.2%填答者認為《校事會議》對教育品質造成負面影響;81.4%認為會影響自身對教師的職業認同與長期留任意願;甚至,有超過84%的填答者明確表示「不會鼓勵子女從事教職」。可悲的是,教育部官員對此事的回應卻仍是官樣官話,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教師法」的修法與「解聘辦法」的訂定都是民進黨全面執政時完成的,這些相關法條犯了二個嚴重的錯誤:一、要求教師當聖人,卻以嚴刑峻法防師如防賊;二、認定校長是明君,授予「校事會議」寶劍,得以砍殺所謂不適任(或不聽話)的教師。這個制度造成的濫訴與冤、錯、假案比比皆是,讓各級校園成為「準司法系統」,許多老師耗盡心力、金錢去答辯、申訴、訴願、打行政訴訟,尚存多少力氣來培育我們的下一代?
然而,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在接受台視訪問時卻說:「我們通常還是透過機制來平反老師的冤屈是很重要的,他透過這個機制已經平反了他的冤屈的時候,不會對他帶來實質傷害」。她的這種錯誤認知心態,將讓人本基金會成為迫害教師人權的幫兇!
最後,呼籲朝野政黨聆聽基層教師呼救的聲音,積極修法重建校園行政、親、師、生的信任關係,讓教育仍是有教學熱情的年輕人願意投入的志業!
廖宜恩(前台灣中社社長、中興大學資工系退休教授)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