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灣出現批評聲浪,抨擊國軍在救災任務中的角色與效能,甚至將國軍與解放軍進行對比,對此,筆者認為必須釐清國軍的核心職責與國防任務的正當性與優先性。
國軍的首要任務是捍衛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面對中共不斷升高的軍事壓力與灰色襲擾行動,包括空域侵犯、海上繞台、法律戰與資訊戰,國軍必須以「戰訓本務」為首要職責,全力投入作戰準備、戰力整建與實兵演訓,確保隨時具備應對突發衝突的能力。
災害發生時,國軍依法可支援地方政府救災,並已建立完整應變機制,但這屬於「輔助性任務」,而非國軍常態責任。在中央災害應變系統中,消防、警政、內政部、交通部等單位才是第一線主責機關。當社會輿論錯置焦點、要求國軍全面主導救災,不僅與制度設計不符,也有可能削弱國軍應對戰爭的實力與能量。
此外,部分媒體將國軍與解放軍參與大陸水災或地震救援作比較,質疑我國國軍「不如解放軍」,此論述本身就是中共認知作戰的一部分。解放軍在專制體制下行動缺乏監督,其「救災」多為政治作秀與宣傳工程,不可作為民主體制下國軍運作的標準。國軍在民主制度下依法行事、講求效率與制度分工,不應以片面影像或報導予以貶抑。
當前國軍面對的不只是傳統軍事威脅,更包含複合型輿論戰與內部信心瓦解的風險。媒體與社會輿論應支持國軍聚焦於戰備核心任務,對於救災支援予以合理期待與肯定,而非操弄比較或責難。讓國軍專注於強化防衛力量,台灣社會才能在面對中共處心積慮的壓迫時,維持堅韌而穩定的防線。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