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長許淑華上任以來,自救會在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讓人不得不問,究竟是民眾刻意找麻煩,還是縣府施政出了嚴重問題?表面上看似獨立的抗議事件,實際上卻有著共同的核心,即縣府在推動重大建設時,缺乏誠意溝通,透明度嚴重不足。許淑華身為縣長,更應謹慎傾聽民意,而非一意孤行,否則只會加深官民之間的對立。仔細觀察,這些自救會與當地的民生問題「水」、「路」、「茶」都息息相關。
以水為例。一提到南投埔里,人人都想到甘甜清澈的礦泉水,「好山好水」早已成為埔里的品牌象徵。然而,埔里鎮近期因環保業者計畫在麒麟里設立大型事業廢棄物掩埋場,引發強烈抗議。埔里的這項計畫的掩埋量高達245萬立方公尺,甚至包含焚化爐的飛灰和爐渣等污染性廢棄物。水質是埔里當地茭白筍、美酒與礦泉水等重要特產的生命之源,居民擔心掩埋場將嚴重污染珍貴的水資源,自發性組織自救會,誓言抗爭到底。
以茶為例,南投名間鄉民因縣府計畫興建每日焚燒700公噸垃圾的焚化爐更是怒不可遏。今年年初,南投縣環保局召開空污說明會,卻被居民指控為「突襲式」溝通,自救會指出多數村民僅在會議前兩、三天才收到消息,甚至村內公告欄上都未見明確張貼。如此粗糙、不透明且欠缺誠意的溝通模式,又怎能奢望地方民眾不憤怒、不反彈?說好聽是溝通,說不好聽只是告知!
以路為例,仁愛鄉的投89線(力行產業道路)多年來路況糟糕,地方居民多次向縣府陳情卻未能改善,於是,當地居民也成立自救會,要求縣府提供一條安全回家的道路,居民時時刻刻在網路上互相提醒回家的路是否安全。倘若連這麼基本的民生需求都無法滿足,又如何奢談其他更複雜的政策與建設?
從上開案例觀察,可以清楚看出南投縣府施政最大的問題在於缺乏有效的民眾溝通與協商機制。許淑華縣長自詡為「神力女超人」,原應為南投帶來希望與福祉,卻讓不少縣民感覺她正破壞環境、忽略居民聲音。
施政之道,必須以民為本。許淑華應正視當前問題,迅速調整政策方針,積極、公開且透明地與民眾對話,避免官民衝突升溫。畢竟,「神力女超人」應該是拯救世界的英雄,而不該成為危害南投環境與民生的負面典範!
文/帆船(政治幕僚 前周刊記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