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近日劇烈震盪,美元兌換台幣的匯率,在極短的時間內,便看到了睽違已久的2字頭,還是仰賴央行兩度出面信心喊話,並矢言打擊禿鷹行徑的宣示,才暫時站穩3字頭。
面對此番不尋常的波動,賴清德總統特別錄製一段影片說明,強調台幣強勢乃截因於台灣經濟近三年來最佳,讓外國資金都想進到台灣投資,這才推升了台幣匯率,與外傳的美國施壓完全無關,還特別酸了一下藍白,呼籲有心人士不要藉此做文章。

然而,總統的說法,您信麼?
換匯理由,無論是避險或投資,都應是屬於長期佈局的策略,若按總統的說法,近三年台灣經濟進入佳境,那投資人理應是逐步提升台幣的持有部位,升值該是漸進式的,怎麼會驟升呢?這說法實在難以說服於人。
無獨有偶,不僅僅是台灣,亞洲主要貨幣近日也都呈現巨幅升值的走勢,韓元兌美元匯率,近一個月累計升值逾5%(台幣近一個月升值9.3%)。面對升值走勢,韓國央行總裁李昌鏑6日出席亞洲開發銀行(ADB)年會時直言,近期亞幣暴漲,就是美國政府向亞洲各國施壓讓本國貨幣升值所導致。
兩相對照,一位老是反覆澄清無美國壓力(先前台積電赴美投資亦然),另一位直接點出美國是匯率波動的始作俑者,哪一位的說法比較符合您心中的答案呢?

就我看來,台灣係出口導向的國家,若無外部壓力干預,相信沒有領導者會砸自己的腳來促使台幣升值吧?!又或即便因外部因素導致波動,按央行過往的習性,必然會出手阻升,何曾看過央行這麼軟、金龍變「啞巴龍」的窘境呢?要說沒有那位霸氣的川哥,在幕後用匯率操縱國的制裁作為手段,此次波動會處理得如此彆腳麼?
換言之,就是川普,就是美國,總統說千說萬,就是絕口不提美國干預,又是為哪樁呢?這種「喪事喜辦」的執政風格,您真看得下去麼?

誠然,美化執政的大內宣,每個政府皆然,但那或該是侷限於政策的詮釋權。當一項政策有利有弊,在野當然會從弊端方面著手攻訐,而執政者則用利多的角度來說服國人支持,這無可厚非。然而,更多的國政事項,是存在著真相、沒有絲毫模糊空間的搖擺,假若這類問題,也是以同一套政策廣宣模式來處理,初期或許可達粉飾太平之效,但隨著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打臉,其實對政府執政的公信力,將具有嚴重的反噬。「無信不立」,該是當前政府得自我省思的課題吧!

始終覺得,台灣人的秉性,是團結、善良的,當國家遭遇重大危難,當我們被他者所脅迫,相信國人們是很願意一致對抗外來的挑戰,但這前提必須是大家理解事實的本質,洞悉事件的全貌,才能夠做出最精準的反應,共同攜手度過當前嚴峻的國際動盪。
基此,當政府選擇以隱晦的方式粉飾太平,讓國人誤以為天下太平,真以為回家睡一覺就都能迎刃而解。殊不知當威脅接踵而來,讓領導者的說詞一再被挑戰,使人民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處事,陷入到無所適從的境遇,一旦官民之間的互信基礎逐漸被消耗殆盡,屆時才真是執政的危機,實不得不防啊!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川普的蠻橫,不該僅僅是總統與執政當局的責任,試著把話說清楚,不吝於向人民分享正確的國際情勢資訊,則才能將國人團結對外的向信力,幻化成為保家衛國的動力,讓為政者不再孤單。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