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筆會發佈的《2024寫作自由指數》,中國已經連續六年成為全球關押作家最多的國家,並且目前有118位作家在中國的監獄中,其中三分之一為網絡評論者。這一數字不僅反映中國當局對異見聲音的無情打壓,更揭示出在中共政權的高壓治理下,言論自由遭遇的重重困境,尤其在少數民族自治區和香港地區,這一現象尤為明顯。
一、政治打壓與言論審查的深化
中國的作家和學者長期面臨著來自共產黨的政治打壓。這些作家因為批評政府政策、推動民主觀點或倡導少數民族語言文化,而被以「危害國家安全」、「分裂主義」等模糊罪名控告。這些指控通常缺乏具體和明確的法律依據,成為政府限制言論自由、打壓社會異見的工具。尤其在新疆、藏區及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當地的知識分子常常面臨更為嚴厲的待遇,當局對他們的監控與打壓從未減弱。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政府對網絡和媒體的高度控制,網絡評論成為政府打壓的重點對象。許多作家和網絡評論者僅僅因為發表了與政府立場相左的言論,便被捕入獄,甚至面臨長期的刑期。這種情況反映了中國社會中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思想和表達的自由受到了嚴重的限制,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被迫局限於對政府的服從和表忠。
二、監控技術與言論控制的問題
中國當局為了進一步加強對言論的管控,利用高度科技化的監控手段,使得寫作與言論表達變得更加危險。政府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對網絡上的言論進行全天候監控。尤其是《保守國家秘密法》的出台,將「國家安全」的範圍進一步擴大,原本不被認為敏感的話題,如經濟評論、網絡小說甚至是成人文學,都被納入到打壓範疇。這不僅限制了作家們的創作自由,還進一步削弱了文學作品應有的多元性和批判性。
此類情況的最直觀體現就是,部分作家因為在網絡平台發表某些被視為「敏感」的內容——例如在台灣成人小說網站「海棠文學」發表同志題材作品——而被逮捕,顯示中國當局對創作題材的審查範圍持續擴大,甚至觸及了私人領域的表達自由。這不僅是對文學的打壓,更是對個人自由的全面鎮壓。
三、香港的言論自由受限與跨境打壓
隨著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實施,關於「國家安全」的法律範疇愈加模糊並且加重了刑責,這使得香港的言論自由進一步受限。許多香港作家和出版人被迫進行自我審查,避免觸及敏感議題。這樣的情況不僅影響香港本地的文學創作,也影響了整個出版業的發展。更加嚴峻的是,中共政府對海外異見人士的打壓與騷擾,透過施壓這些作家的親屬,進一步加強了跨境的寒蟬效應。許多作家和記者,尤其是在海外的中國異見人士,發現自己在表達觀點時不得不權衡其親人和自己的安全。
四、人權與創作自由的控制約束
中國在推行這樣的高壓治理下,作家的創作空間遭到了嚴重壓縮。當文學創作和寫作不再是思想自由表達的方式,而變成了與個人安全和政治風險相互較量的戰場時,創作的自由便被完全剝奪。這不僅影響了中國文學的發展,也對全球文學界構成了威脅。中國作家的創作,從本質上來看,已經變得與政權相服務,而非對人類文明和精神世界的貢獻。
這種對言論的全面打壓對於兩岸關係的影響也極為深遠。隨著中國在言論控制和打壓異見方面的日益嚴厲,台灣的作家、學者及公民社會將面臨來自中國日益嚴重的跨境干涉。台灣的文學創作環境,尤其是自由思想與創意的發揮,將需要更加警覺和堅持,以避免在兩岸文化交流中屈服於來自中國的政治壓力。
中國連續六年成為全球關押作家最多的國家,這一現象反映了中國政治環境中對言論自由的嚴重打壓與限制。面對這樣的現實,作家、學者及全球人權運動需要加倍努力,維護言論自由和創作的多元性。對中國內部的言論監控及對香港和海外異見的打壓,應引起國際社會更多的關注與警覺。隨著中國對文化和創作的控制日益加強,未來的文學創作將難以再擁有真正的思想自由,並成為政治工具的影響範疇。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