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全世界少數能在中國極權壓力下維持自由民主的國家,更在連續多年在《經濟學人》發布的全球民主指數中名列前茅。然而,在如此成熟的民主社會裡,卻有人刻意把執政黨民進黨貼上「綠共」的標籤,硬將台灣的自由政府與中國的共產極權體制混為一談。這不是無知,而是陰謀,這是國民黨與中共跨海合謀、精心佈局的話語陷阱,更是打擊民主台灣的認知戰武器。

「綠共」一詞的構造簡單卻毒性十足。它將代表本土民主力量的「綠」與代表專制壓迫的「共」硬生生結合,產生一種語義上的衝突與認知混淆。這種詞彙不是自然發生,而是典型的語言戰爭操作,是一場認知作戰的伏兵。

國民黨口口聲聲捍衛中華民國,卻始終對習近平的獨裁閉口不談,對中國政府的壓迫人權視若無睹,甚至對中國在台灣社會滲透不置可否。但面對民進黨政府強化民主制度與國安防線的努力,國民黨卻反其道而行之,將其醜化為「綠色極權」,創造出「綠共」這樣荒謬卻極具破壞力的政治語彙。

更弔詭的是,中共對此不僅不生氣,反而樂於見其流傳。畢竟,當一個民主政權被污名為「共產」,人們對其產生疑慮與厭惡時,恰恰掩蓋了中國自身的獨裁本質,也模糊了台灣與中國在政治制度上的本質差異。這場語言操作的最大受益者,正是北京政權與親中在野勢力。

這不是單純的選舉語言戰,而是一場制度性洗腦工程。國民黨與共產黨,這兩個在歷史上曾經兵戎相見的政敵,今日卻在語言上默契十足地針對共同的敵人——民主自主的台灣。這不是偶然,是合作。

「綠共」這種用語,不是批評,是陷害;不是對話,是鬥爭;不是民主競爭的一環,而是認知作戰的武器。它的目的不是說服選民,而是癱瘓民主、撕裂社會、轉移焦點。

在民主社會長成的台灣人當知,當人們不經意地重複使用「綠共」這種語言時,其實不只是在攻擊一個政黨,更是在無意間幫中國共產黨打了一場話語戰。試問:如果真正如朱立倫所言國民黨是最反共的政黨,為何對中共完全噤聲?為何只敢對世界公認的台灣民主政權口誅筆伐?答案早已寫在這場語言操控的劇本裡。

這不是單純的國民黨批評執政黨的政治語言,而是中國與國民黨等親中勢力合力削弱台灣民主制度與中華民國政權的陰謀性語言工程。要守住台灣的民主自由,除了要持續靠選票與罷免票外,更要從不被國共兩黨跨海合謀的話語認知給牽著鼻子走開始。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