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閱讀日」又稱「世界書香日」。「世界閱讀日」的前夕,再思身為台灣人的驕傲。
1993年1月5日晚間,總統府官邸,司馬遼太郎訪問了當時的李前總統,首位出生於台灣的國家元首。在這場訪問中李登輝先生除了談論自身對權力的看法外,亦提及所謂「台灣人的悲哀」。究竟什麼是「台灣人的悲哀」呢?因為我們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不能治理自己的家園。清領時期的台灣,統領的首長是官派。
1895年至1945年,一切總督府說了算。二次大戰結束後,台灣進入中華民國的統轄範疇,後續也帶來了所謂的「省籍情結」。但也能孕育出台灣獨特的豐富多樣性,與處逆境而百折不撓的堅強毅力。
如今,做一個台灣人不再悲哀,而是因著這塊島嶼的自由民主而驕傲。許多新住民雖非「生」為台灣人,但他們認同這片土地,這就是「身」為台灣人。29年過去了,台灣人過去雖有悲哀,但今日已轉為驕傲!
如何成為台灣人的驕傲?
應知道重要文獻及歷史
要對「日本和平條約」又名:「舊金山對日和約」,這個和約所論的是「台灣的地位」或「將來的變化」?筆者閱讀ㄧ些相關文獻,認為台灣是屬於當時的戰勝國美國所屬,因為中共和國民黨最怕的,就是不要讓台灣人民瞭解這個和約,特別中共很注重。並從小教導他們小孩及納入他們的偽憲法說:「台灣是他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此必須了解中共的本質,目前網路也提供三種文獻電子資料,讓世人認清中國真正面貌,即《卡爾.馬克思的成魔之路》一文、《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在台灣,竟有人可以公開穿著納粹制服、佩戴納粹臂章,模仿希特勒行納粹禮。等同「請鬼拿藥單」的舉動。此事件「軒然大波」,還餘波盪漾。
另外希特勒著作《我的奮鬥》:世界上最危險的書?約翰•墨菲 (John Murphy) 說:「在歷史上希特勒是一個被低估的人;人們也低估了這本書。」1936 年,墨菲的祖父首次將這本書完整地翻譯成英語版本。
為何有此書?1923 年慕尼黑「啤酒館」(Beer Hall) 暴動失敗後,希特勒因叛國罪入獄,在獄中他開始編寫《我的奮鬥》,闡述他的種族主義、反猶太觀點。十年後他重新掌權,該書成為納粹主要宣傳物,出版了 1200 萬冊;每對夫婦新婚後,都會收到國家發給的這本書。
曼徹斯特大學當代宗教與衝突方面的講師阿特瑞伊•森 (Atrayee Sen)說:「如果去除反猶太主義的因素,這是一本非常勵志的書,講述的是一個小人物深陷獄中,夢想著征服世界,並且將夢想付諸於行動。」
筆者認為納粹的行為不可學,但書籍可以閱讀,但是限制成人,最好是身心靈健全者。
對以上耶穌曾譴責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給了原則說:「你們要遵從他們的教訓,但是不要模仿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只會說,不會做。」
閱讀經典人物和經典名著
關於閱讀經典人物和經典名著,世界算是不勝枚舉?只提歌德和康德。歌德是德意志文學家、哲學家、美學家、自然科學家、批評家與政治人物,與弗里德利希·席勒同為突進運動與威瑪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歌德被 認為是德語文學史上最偉大、最具影響力的文學家之一,他的作品對西方文學、政治及哲學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德國最偉大的詩人,也是卓越的劇作家、思想家、科學家,被海涅譽為「詩壇君王」。不朽名作是《浮士德》。
康德是啟蒙時代德意志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義務主義等諸多流派。 並且影響後世,誕生了新康德主義。康德是啟蒙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人物。
他綜合二種重要學説或主義即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培根的經驗主義。被認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後,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他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稱為「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
中共開始對台灣文攻武嚇?
自2016年前蔡英文總統,表示不接受九二共識,中國大陸方面即宣布兩岸官方交流中斷。2016年末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機開始環繞台灣本島飛行,並對台灣文攻武嚇?臺灣方面稱此舉是針對其施壓與騷擾。不僅在國際上打壓台灣,還以各種認知戰滲透、洗腦,處心積慮要消滅「中華民國」,然而國內卻還是有許多政治人物親中、舔共。
面對中共流氓及野蠻的行徑,台灣人罹患心理疾病應該有?但是我們處逆境而百折不撓的堅強毅力。但也要了解心理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說,在2020年全世界有三大疾病需要重視,包括: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愛滋病。憂鬱症會造成嚴重的社會經濟負擔,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憂鬱症也是所有造成失能疾病的第一名。這幾年可以由媒體報導,看到許多影視名人得了憂鬱症;也看到國內的自殺率一直上升,這其中有相當比例都與憂鬱症有關。
所以,應重視身心靈的問題
當筆者1998年在善化工作時,誠然接受當時前主任戴俊男博士鼓勵回台南神學院讀牧範學博士班。他是心理學和神學較有系統研究的學者,為台灣這方面的先驅者。他推薦「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一書為教科書,此書介紹心理學9派,現在延續的可能更多學派。特別由 心理創傷治療大師彼得.列文(Peter A. Levine),說受彼得.列文所影響。他與當代心理學大師心理學9派之一,完形治療創始者福律茲培爾斯(Fritz Perls) 研究實驗各式身心靈療法。心理創傷治療它是21世紀心理學新學派,也是最重要的。
適當的使用3C時代資
3C時代資訊爆炸,許多人還是認定使用紙本的書籍,除世界重要著作,優質的書籍、經典的書籍、宗教經典的著作。耳熟能詳就是聖經,都是值得閱讀的。
當台灣要建立正常優秀的國家,必須從閱讀開始學習,像瑞典、以色列、日本閱讀大國。
人的眼睛是極其重要的一個器官,「五臟六腑的精氣都注之於」,「目受血而能視」,因而稱眼睛為「靈魂之窗」。如果眼睛明亮,炯炯有視,那麼要有做什麼事情都會覺得很方便,很有精神。好像人生充滿了光明、充滿了幸福的前景,倘若一個人睛不明亮,終日眼矇昏花,視物不清 、乾澀流淚。做起事來就會礙手礙腳、不起勁,沒精神,那前程佈滿灰暗的陰影。有道是:「你的眼睛好比身體的燈。你的眼睛好,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壞,全身就黑暗。」真是至理名言。
但有兒童,或是青少年整天拿著手機在滑手機,可能會忽略了功課?最近看到兩位熟悉的人,一位是過度使用手機;一位不曉得什麼原因,都是「眼底出血」的症狀。特別後者是著名的眼科醫生,幸好他們有處理好。兩位眼睛都出狀況,讓我深刻體會到眼睛的重要性,難怪眼睛被稱為「靈魂之窗」是有它道理的?
此時此刻台灣人民必要團結對外,全力支持、為「大罷免、大成功」來努力。正如布袋戲大家耳熟能詳,朗朗上口「一步一步行入死亡的界線」。過去很多人的感覺台灣像是「一步一步行入死亡的界線」?但看到台灣人不怕中共的文攻武嚇。繼續要團結對外,就會看到台灣在國際舞台上,再一次看到台灣人的驕傲。
文/貝洛雅人(台灣長老教會退休牧師)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