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民主化後,國民黨過去戒嚴時期宣揚的大一統思想逐漸失去市場,加上中國威脅武力犯台,「一個中國」變成中國企圖武力犯台及在國際打壓台灣的藉口,讓中華人民共和國更有理由消滅中華民國。在這樣的情形下,統一主張在台灣左支右絀,難以自圓其說,卻又囿於意識形態及種種因素,無法拋棄「一個中國」主張,只好以偷換概念的方式,混淆視聽,最近再度在媒體大放厥詞的北一女教師區桂芝就是其中一例。


長期以來,統派除了用和平包藏中國武力犯台的禍心外,最常用的偷換概念就是將民族與國家混淆,提倡「血濃於水」,批評不認同「一個中國」的人就是「數典忘祖」。事實上民族與國家是不同的,全世界絕大多數的國家都是一個國家擁有眾多不同的民族,一個民族分佈在不同的國家,就像英國人移民建立了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眾多國家,而在這些國家中也有各種不同的種族,但沒有人會說美國與英國「血濃於水」而主張要統一成為「一個國家」,否則就是「數典忘祖」。


在台灣一再倡言「血濃於水」的「一個中國派」,近來常與中國網路的小粉紅一個鼻孔出氣,皆是中了狹隘的民族主義病毒。


除了混淆民族與國家概念外,統派還進一步將論述擴及宗教,因此出現關公、媽祖是中國人,不認同一個中國就是背叛神明的謬論。耶穌、佛祖、穆罕默德分別誕生於以色列、尼泊爾、沙烏地阿拉伯,信徒遍佈世界,難道世界上所有基督徒都要和以色列統一嗎?佛教徒要加入尼泊爾或印度嗎?


除了慣用民族、宗教的陳腔濫調外,最近在媒體大放厥詞的區桂芝言論,更將家庭親情與國家混為一談,對賴清德把對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扯上其在中國的媽媽如何自處?簡直是將她媽媽當做習近平與中國解放軍了。


區桂芝受訪批評,賴清德的台獨扭曲歷史、民族、文化和血緣的根源,「學生對歷史無知,對文化就無感,他要學生也對血緣無情,用政治力逼迫年輕人斬斷血緣。」「我只問他為何這麼狠心?我的母親跟我變成敵對,我該怎麼面對祖先?賴清德要不要去面對他的祖先?」這些言論又將民族、文化、血緣與國家混在一起,讓人質疑其邏輯能力?若依照此邏輯推論,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豈不要統一成一個國家,德國也要與奧地利統一,這樣才可以面對祖先,不會斬斷血緣?


民族主義很容易演化成侵略他人的帝國主義,舉例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罪魁禍首的希特勒,早在中學時就接觸了狂熱的民族主義思想,後來又閱讀了大量宣傳「種族優越」思想的書籍,結果是「在希特勒和其種族主義意識形態的領導下,其政權屠殺了至少550萬包括猶太人、斯拉夫人、羅姆人(吉普賽人)和身心障礙者在內的被視為劣等或不受歡迎的少數族裔人士,以及共產主義者、耶和華見證人等異見人士(參考維基百科)。


繼批評108課綱為無恥課綱的偏頗言論,到接受中國央視專訪的胡說八道,若是台灣像中國缺乏言論自由,豈容區桂芝胡言亂語?然而歷史血跡斑斑教訓,出於對歷史、國家、民主的無知,又基於個人情感、意識形態而毫無邏輯的偷換概念,只是提供侵略他國的理由,成為帝國主義的幫凶,這樣的包藏禍心豈能不加以駁斥。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