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加給金額從其前身特教津貼在民國81年調整為1800元後,迄今(民國114年)已逾33年未再進行調整,而從民國81年迄今,不論是從特教教師工作內容的質與量,或是從整體物價與薪資待遇的面向來看,在這33年間都有大幅的變更,但特教加給的金額卻始終不動如山。在去年(民國113年)9月全教總針對特教加給長期未調升的不合理現象召開記者會後,教育部曾正面回應表示將會進行調升,然而時至今日已逾半年,凍漲也邁入第33年,特教加給的調升卻仍悄無聲息,不禁讓人想問政府,難道特教加給的合理調升只是口惠而實不至的口號而已?
不是姍姍來遲 而是33還沒來
近期許多媒體紛紛針對國內的師資荒現象進行報導,報導指出師資荒從都會區到偏鄉無一倖免,而目前教育現場「低薪高壓」的現象,更造成逾七成師培生選擇不當老師,使得師資荒的問題未來恐將更形嚴重。而在這波師資荒當中,特殊教育師資缺乏的部分更形嚴峻,部分縣市甚至出現一整學年下來都聘不到教師的困境。
前述提及「低薪高壓」造成師培生不願投入職場,本文所提及特教加給33年未曾合理調升正是最明顯的例子,誠如本文一開始提及的,特教加給從民國81年調整為1800元後,迄今已逾33年,卻依然不動如山;而特教教師的工作內容,在這33年來,隨著國內特殊教育的發展日趨細緻化、普特共融的持續推展,特教教師的工作繁重程度持續堆疊,除了本質的教學工作外,各類繁雜的文書作業量倍增,更遑論建置專職鑑定評估人員仍在起步階段,多數特教教師還需兼任鑑定評估工作,工作負荷量之大絕對符應上述高壓低薪中的「高壓」兩字。
而相較於工作量的倍增與過量,不動如山已33年的特教加給不僅更顯諷刺,若從物價與薪資待遇的面向而言,不僅物價早已翻漲數倍,薪資更是多次調升,以基本工資為例,從民國81年的每月12,365元,到最114年1月開始將調升至28,590元,足足調升達131%,相較於特教加給這33年來的不動如山,更凸顯出特教教師的合理待遇被長年忽視,嚴重打擊特教教學現場的士氣,不利於專業師資的留才久任,更是為低薪高壓中的「低薪」兩字做了最好的註解。
專業有價應尊重 定期調升才合理
特教師資的合格率與專業度絕對是持續推動與優化國內普特共融所不可或缺的,然而若政府未能正視合理待遇的提升,又如何期待合格專業的特教教學人才願意投入特教教學現場服務。全教總在民國104年成功爭取在「教師待遇條例」中將特教津貼改列為具有「職務加給」性質的特教加給,以專業加給取替恩給式的津貼,不僅彰顯對特教教師專業的認可與尊重,更顯示特教加給的核給與合理調整有其正當性與必要性。
依據目前教師待遇條例所定的三類職務加給(主管職務加給、導師費、特教加給)中,金額最低的就是特教加給,在去年(民國113年)9月全教總針對特教加給長期未調升的不合理現象召開記者會後,教育部曾允諾會盡速進行合理調升,儘管後續公布給各縣市進行的調升金額方案分別為調升700元(調升約39%)與1000元(調升約56%),也就是由現行1800元調升為2500元或2800元的方案,調整幅度不僅遠遠不及前述提及民國81年迄今的基本工資調幅約131%,更出現即便調整後的金額,都還比未調整的導師費3000元還低這種「調比不調還低」的諷刺狀況;不過即便是這樣的調幅,卻在從去年9月迄今(民國114年3月)已逾半年,卻仍悄無聲息,讓人不禁想問教育部,給予為特殊生努力付出的特教教師合理的加給待遇調升有這麼難做到嗎?
筆者在此要呼籲政府應盡速調升凍漲逾33年的特教加給,讓33未調的特教加給調升至少可以變成姍姍來遲的特教加給調升,不應再持續遷延推託,除從速調升外,更應該讓調升的金額符應合理的調升幅度,而不是壓低調整幅度還拖延落實期程。
此外也呼籲政府應該以務實的態度,建構合理的職務加給定期調升制度,不要再用恩給的心態來面對職務加給的調升,現行的特教加給調升就是缺乏制度,才會出現凍漲33年這種匪夷所思的現象。因此政府應秉持理性科學的態度,建構合理的職務加給調升制度,方能落實尊重專業與提供合理待遇的正向作為,這不僅是對於專業的基本尊重,相信更能有助於改善目前教學現場師資招聘困難的現象,並讓師資能夠留才久任,確保學生受教權益。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