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15日選出新任黨主席,黃國昌以壓倒性票數擊敗蔡壁如,正式接掌黨務。此結果並不令人意外,畢竟在柯文哲遭遇司法案件、黨內氣氛動盪之際,黃國昌成為「柯學」支持者的寄託對象。19日的就職典禮,象徵民眾黨正式步入「黃國昌時代」,然而,這是否是黨的轉機?筆者認為,是進一步走向更極端化的開端。

在選舉過程中,蔡壁如主打「大和解2.0」路線,試圖修補台灣破碎的政局,然而,這條路線顯然未獲得黨內支持,當然蔡壁如獲得被輾壓性的慘敗,不僅是論述得不到支持,特別是在柯文哲案件中的證詞問題,更加深她在黨內的爭議性。因此,黃國昌以「強力監督、制衡執政黨」為號召,成功吸引民眾黨內部不滿現狀的選民,以及柯文哲在被羈押時,就將民眾黨「託孤」給黃國昌,最終讓黃國昌以碾壓之勢當選。

不過,黃國昌不是當今政壇諸葛亮,從黃國昌的政治歷程來看,他的風格與經歷更像是「政壇呂布」:從學運時期與民進黨走得很近,到擔任時代力量黨主席,再到與時力決裂、最終加入民眾黨,也是換了三個老闆、三個「義父」。他的政治路徑,顯示出強烈的機會主義色彩,給人一種「哪裡有權力就往哪裡走」的印象。如今,他終於登上黨主席之位,手握實權,這是否意味著民眾黨能夠邁向更穩定的發展?還是會因為其強硬風格,使黨進一步走向邊緣化?

民眾黨原先標榜「理性、務實、科學」,試圖在藍綠之外開創一條獨立的第三條路,但近年來的發展卻讓這一理念逐漸瓦解。柯文哲時期的科學早已被戲稱為「柯學」,已讓民眾黨成為個人崇拜色彩濃厚的政黨,如今柯文哲因司法案件陷入困境,黃國昌的領導下,民眾黨開始走上街頭,理性務實科學精神蕩然無存,反而走向「理悻、誤事、柯學」的極端路線,即「充滿仇恨任性固執、為權力耽誤國事、一切只尊柯」的政黨,這對國家與第三勢力來說,令人擔憂。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