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長謝國樑嘴上高喊「他認為現在所有的罷免都是惡意且不合理」,之前也說過「不贊成任何形式的罷免」,結果馬上交代國民黨報復性罷免,雙重標準一覽無遺,打自己臉的速度更是前所未見,刻意混淆三種罷免,完全是把市民當白癡,混淆視聽的極致!

前一個歷經多次罷免以及選舉的城市是高雄。從罷免韓國瑜、補選陳其邁、到黃捷罷免案,市民的智慧清楚區分三者的意義,給了國民黨教訓、高雄市政的復甦,也保護了優質的在地議員。從這件事來看,沒學到教訓的,反而是國民黨跟謝國樑。

基隆的第一種罷免,就是謝國樑市長罷免案,主體在市民、原因在市政、問題在個人。當時謝國樑因獨步全球為Gogoro的送車政策開始胡搞,更開直播胡言亂語怒罵議員,宣稱國門廣場要蓋摩天輪,包含染疫慰問金跳票、開放騎樓停車、帶警察破門東岸等施政手法搞得全市無所適從、混亂不堪,導致市民怒火沖天,各項媒體評分指標幾乎都是吊車尾,全台灣所有縣市首長就他一個要被罷免,相信那段過程對所有市民都是印象深刻,不需要多言。

基隆的第二種罷免,是現在的全國大罷免,主體在公民、原因在國會、問題在藍白。在野黨通過毀憲亂政的財劃法、憲訴法、選罷法,掏空中央預算導致政策無法執行、剝奪人民提出釋憲的權利、大幅提高人民監督民意代表的門檻,這都是全國公民對於白藍多數國會的不滿,每一位國民黨、民眾黨的立委,都是這次法案表決的推手。

基隆的第三種罷免,是國民黨提出的議員罷免案,主體在國民黨、原因在政治、問題在哪不知道。第一次罷免和第二次罷免,民進黨都是尊重公民意見,畢竟不是獨裁國家,政府當然不能阻擋人民行使罷免權。但國民黨卻忽略民間的憤怒,刻意牽拖民進黨,更把市政混亂、國會亂象造成的問題,算到地方監督市政的議員頭上,其邏輯就跟市政和國會一樣不知所云。

謝國樑刻意混淆三種罷免的定位和意義,不去探究罷免案成型的原因,甚至不檢討自己政黨在市政、國會上的施政及立法品質,更因為政治報復的動機,直接以地方黨部展開罷免案,是百分之百的非理性行動,沒有對國家的幫助、沒有對政策的探討,唯一有的,只有國民黨跟謝國樑惡質的政治思考和報復仇恨。

國民黨的基隆市黨部,難道敢不問過謝國樑就發動罷免?如果不問,就是看不起這位市長,如果問過,這就不是默許,而是謝國樑的背書。在遇到自己罷免的時候,就是說「反對惡意罷免」,號召罷免別人的時候,就退居幕後指揮,這不是雙標,什麼才是雙標?

第一種罷免,為了城市家鄉。
第二種罷免,為了保護國家。
第三種罷免,為了政黨利益。

三種罷免都分不清楚,謝國樑與國民黨,請不要把基隆市民當白癡。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
請繼續下滑閱讀:川普全球大戰略「台灣人民」應該是核心中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