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出了大業隧道,謝市府讓基隆只剩醜聞?
2025.04.30 | 15:09
在基隆這片曾經充滿希望的土地上,今日卻瀰漫黨政不分的悲哀。基隆市民政處長張淵翔的離譜行為,如同滾石,壓垮了我們對於公權力的信任,讓人不禁感嘆:基隆,我們的城市,何以沉淪至此? 基隆從繁榮到沒落,離不開國民黨的長期執政,而國民黨的長期執政又離不開特定幾個家族的壟斷與把持。壟斷意味了封閉,把持帶來了親信分配,於是乎,長期缺乏市民參與的結果,滋養了「只要我要,有甚麼不可以?」的政治文化,導致基隆市民政處長張淵翔成為全台首宗非法使用戶政資料,涉及偽造文書,用以協助罷免在野黨議員的醜聞。 這是市府的醜聞、黨政不分的醜聞,但這個恥辱的印記卻讓 37 萬基隆人共同蒙羞。四十萬交保,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而是我們對這座城市的失望。當我們的官員們以權謀私,當市政變成了黨派的工具,基隆的未來何在? 我們賦予了政府蒐集與保管個資的權力,是基於確保這些資料會用於合法的行政目的,增進民眾福祉,卻沒想到基隆市政府成為帶頭的個資隱私侵犯者,並且用於針對在野黨議員的罷免連署。 行政中立不見了,沒有人敢保證,類似的公權力濫用,是否只是冰山一角? 這不禁讓我們想起了美國上個世紀政府涉入竊取機密案的水門事件。身為當事人,尼克森總統在事件發生後,試圖掩蓋真相並干預司法程序,這場道德災難令美國人震驚,因為這形同是對美國民主制度的直接挑釁,最後注定了尼克森辭職下台的厄運。 我們渴望一個清明的政府,一個能夠聽見市民聲音的政治體系,更要求這樁醜聞必須徹底調查,向全民交代,確保未來不再重蹈覆轍。希望未來的日子,基隆能夠重拾那份屬於我們一般市民的尊嚴與希望,而不再是家族盤據、黨政不分的悲劇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