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在政治或生活,我們真的有做到「對話」嗎?還是只是單方面獨白說完後直接對著幹!

   所以我想介紹一個對話大師--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 )的提問思考法,因蘇格拉底認為人類的一切知識來源,是從提問疑難中引導而產生,如果想要追求進步,則隨之的提問疑難愈多,這些提問能帶來更大的進步,藉由提問而引出問題核心所在,目前將蘇格拉底法有系統的運用在對話教學,首推德國哲學家Leonard Nelson(1882-1927)所實踐的範例,而學者Nelson在1922 年「哥廷根教育學會」(the Pedagogical Society in Gottingen)的演講所運用的教學技巧,也是「蘇格拉底對話法」名詞第一次出現,就此Nelson成為第一位系統性研究「蘇格拉底對話法」的著名學者,其在實踐蘇格拉底法的過程中,認為蘇格拉底的創見在於使學習者從事自己的思考並交換意見,以對抗自我欺騙,而學者Nelson在1978年提醒在使用蘇格拉底對話法時,在前提必須先承認,人性本質是處於外界力量影響之下,心靈會受外力刺激而發展,而在對話過程中,教師應更謹慎地排除教學中所有的斷言和指揮,切忌給學生成堆現成的答案,需做到學習尋找解答的方法,因蘇格拉底對話法中的教師,其責任則是引導學生發展獨立的思考能力,目前蘇格拉底對話法在傳承和創新上仍是後繼有人,除了德國外也擴張到荷蘭、英國、美國、澳洲、土耳其、台灣、荷蘭、日本和土耳其等,蘇格拉底對話法不只是深根於大學,並在社區、學會、休閒中心及其他公共場合的組織活動,推動所謂的蘇格拉底運動,而目前仍在運作的蘇格拉底活動國際組織至少有:哲學政治學會(Philosophical-Political Academy, PPA)、批判哲學促進學會(Society for the Furtherance of the Critical Philosophy, SFCP)、蘇格拉底促進者協會(Society  of  Socratic  Facilitators,  GSP)以及哲學實踐荷蘭協會(The Dutch Society for Philosophical Practice;VFP)。

  而推動蘇格拉底式對話的力量是好奇心,對話問答的動力,並不是戰勝「敵人」取得勝利的爭勝心態,而是對於對話者的想法,真心感到好奇,把對話的對方當做是思考的「伙伴」,強調是理性辯證的對話而不是為爭勝大小聲的辯論,而蘇格拉底正是被歷史認證、善於提問的哲學思想大師,蘇格拉底式提問和對話,是一種有結構的質疑方式,可用於探索許多方面的思想,包括探索複雜的想法、了解事物的真相、解決問題和問題、揭示假設、分析概念、區分我們所知道的和我們不知道的東西、跟踪思想的邏輯含義或控制討論,也能幫助人類生活的正向對話文化。 

   接續,我特別創作〈對話之道〉故事,提醒台灣社會大眾找回自己的對話之「道」。

                  〈對話之道〉

  懷德海(A.N.Whitehead)、老子、惠能共遊於濠梁之上。低頭看著魚兒漫遊水中,西方英國哲學家懷德海若有所思,突然說: 「缺乏邏輯的思想,下結論時會猶豫不決,因為他從來不知道他指的是什麼,或者他假設的是什麼,或者它對自己的假設要信任到什麼程度,或者對假設的任何修改將引起什麼結果。」

  老子回覆: 「是嗎?我在討論『道』的時候,我也常猶豫不決,我就是故意不清楚去做界定的動作,因為『道』是『真實』,而從不是虛空的假設,以及武斷的修改就可以到達,邏輯只是西方透過觀察而歸納的一種暫時性律則,它像是應用性數學遊戲,邏輯可能在某些場域得到應驗,,因在某些場域某些人事物,我們使用邏輯推論來進行理解,反而會造成誤解,也不代表邏輯本身就是不可撼動的唯一真理,邏輯是探求真理的方法之一,但不是唯一,我不常使用邏輯工具,但我尊重邏輯。」

  橋下的水因魚的游動而激起了些許水花,水花瓣瓣地撒落河面,產生陣陣漣漪。

  懷德海(A.N.Whitehead)接著說: 「未加訓練的心智將不可能懂得從各種假設中推出的各種結論,同時也不會去積極地推測歸納的法則。」

  禪宗思想家六祖惠能回應: 「可是我小時候不識字,也沒有上過邏輯訓練,只記得有次我賣柴回家的路上,聽到有人讀誦《金剛經》,但我相信「定慧為本,見性成佛」,使用的禪法,這可能接近懷德海兄常掛在嘴邊的思考方法是「先立無念為宗」,我後來留下了《六祖壇經》,懷德海兄可先參考看看。」

  鯈魚依舊在水裡悠然自得,老子突然轉頭和懷德海說: 「懷德海兄應該和惠施是很麻吉的鐵哥們,之前名家思想家惠施老弟,他就在這座橋上和我的傳人莊子展開一場辯論,惠施使用的思考方法就是懷德海兄最愛的『邏輯推論』。」

文.張天泰(教育博士、政治工作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