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安佐最近被拍到和現任新歡甜蜜約會,媽媽狄鶯才急著幫腔,誇口說這是兒子歷來她最「滿意」的一位女友。而孫安佐「走鐘」事蹟不斷,先是去年在泰國擅自闖進別人家中,六月時又裸身在大街上閒晃,雖然上週才被曝光新戀情,在捷運站擁抱女友看起來相當幸福,連狄鶯也聲稱滿意,說對方不是演藝圈的人也不是網紅,「是坐辦公室的」上班族,認為不是名人比較好,沒想到檯面下的真實狀況卻是暗潮洶湧。
「人設」是最不值得信任的假象,因為是可以被建構操弄的,「人設」是最容易操弄的議題,一個主觀的意見放在輿論熱點的風口,就能做出單一建構假象。
然而,我鼓勵台灣民眾練習冷靜理性,抱持批判性思維,重新檢視公眾人物的「人設」,有諸多細節其實都需調查釐清,而不是單方面的口水攻擊,或不同立場的媒體進場推波助瀾,就相信這樣的「人設」是完全真實的。
回溯源頭,「人設」概念來自網路次文化,完整的說法是「人物設定」,用來形容動漫和小說等作品中對虛擬角色的外貌特徵、性格特點等,如今多用來形容公眾人物塑造出的形象。人設之於明星,相當於包裝之於商品,目的是吸引粉絲和支持者。
慎獨係指居獨處時,行為仍然謹慎不苟且。《禮記.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漢.鄭玄.注:「慎獨者,慎其間居之所為。」
慎獨可破人設與真面目爭議!
我也曾被負面建構人設為一次追十幾個女友的渣男,要選妃要建立後宮(坐擁百名情婦的中國華融前董事長賴小民是我師兄?),顯而易見,其目標就是要毀壞你的道德名譽,也就是要操作建構你的負面人設,達到其實質傷害效果目標。故台灣民眾看公眾人物,需能避免只憑被建構出來的人設,被誘導錯誤判斷而被工具化利用。
在教育方面,孫鵬近期接受鄭弘儀的專訪,從訪談中,我特別注意孫鵬是很用心的父親,也真實分享自己在教育上的正負經驗,很誠懇的一個人。
研究者有分insider和outsider,教育者也是,在孫安佐教育議題上,我們是outsider/局外人,但孫鵬是insider/局內人。
孫鵬其實有找到問題的教育解法,孫安佐的判斷力教育需要強化,而學好知識力才有正確判斷力。
孫安佐可能適合走藝術家的道路,藝術家不合流俗,喜歡挑戰社會規範。
而「多寶藝術學堂」,培育了許多台灣特殊青年藝術家。而孫鵬大哥和狄鶯阿姨,大家都想幫你過這關,建議狄鶯或孫鵬主動找林正盛導演擔任教育顧問,找孩子和林導演聊聊喝個咖啡,林是教育大師,用TPASS卡坐捷運關渡站到多寶學堂,離你們北投住家很近,已行動祝福孫鵬、狄鶯、孫安佐一家。
文.張天泰 (教育博士、政治工作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