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說台灣要付保護費,跟他長期不滿北約過於仰賴美國軍力、要求韓國應負擔更多軍費一樣,也就是美國的協防不是免費午餐。如果保護費是指保衛台灣所需的武器與訓練的投資,多數台灣人應該不會反對,差別在於投入的預算是佔GDP的3%或5%?
前任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基里諾在今年3月出席眾院軍委會聽證表示,中國正以二戰以來前所未見的規模打造其軍事和核武庫實力,且持續對台軍事演練,所有跡象表明解放軍正在實現習近平在2027年做好攻台準備的指示。
而他的上一任戴維森上將2021年也曾在國會聽證會做同樣表示,包括多名美國軍事和情報官員近年來公開作證,指稱中國前所未見的軍事擴張和現代化,都指向2027年的侵台計畫。
中國侵台危機迫在眉睫,沒有多少時間可蹉跎,不管民主黨或共和黨執政,台灣都需加速整軍備戰。川普的前國安團隊同時也是新團隊的熱門人選,如歐布萊恩、博明、柯伯吉等更都是直言不諱:台灣並沒有準備好打一場持久戰、民眾抵禦侵略的決心、信心不足;可以預見,若是川普回任,必將施壓台灣大幅縮短改造台灣整體防衛體系的進程。
有人形容川普是孤立主義(Isolationism),過於危言聳聽,因為如果孤立主義根本就不會繼續保有北約結盟、日韓駐軍及重建中東秩序的「阿布拉罕協議」、「中東和平計畫」。川普不假辭色的放話,本質上就如他自己所言’威脅’是一種「談判策略」。
川普在《交易的藝術》寫到:「我的交易風格相當單純直接。我會訂下非常高的目標,然後不斷地施壓施壓再施壓,好得到我想要的東西。」
既不是擴張的「門羅主義」,也不是閉關自守的「孤立主義」,川式風格比較像是「交易型」(transactional)的外交路線,也就是盟友間要各盡其責。就像其前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柯伯吉:「我們不希望是百分百交易型,但交易性質應該更高。 」
拜登主政下,台積電赴美、日、德設廠,從國際政治角度而言,何嘗不是一種換取盟友支持的交易?
川普任內出售台灣200多億美元的武器,主要都是台灣殷殷期盼的主戰裝備,包含F16V、海馬斯、M1A2T主戰坦克...等,還對潛艦國造開綠燈。相形之下,拜登軍售金額70多億美元,只有川普的三分之一。
台灣的國際處境特殊軍購不易,川普對台軍售及軍事交流敢打破陳規大開大闔,台灣應把握機會將壓力化為強化及改革國防的助力。
只是川普式的交易就像《教父》中的黑幫老大的名言:「我會給他一個無法拒絕的條件(I'm gonna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迫對手就範。伴川如伴虎,台灣要超前部署。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