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中國當局即將於北京舉行青年高峰會,預計有1,300名台灣年輕人參加。此次活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宋濤主持,呼籲台灣年輕人「反對台獨分裂主義」。然而,《經濟學人》報導指出,這些統戰工作可能無法如願,因為中國在台灣年輕人中的吸引力持續下滑。

統戰工作的策略與目標

中國統戰部透過各種活動,如美食招待和觀光,試圖讓台灣年輕人沉浸在中華文化中,培養其中華民族主義意識。2020年之前,每年夏天都有數千名台灣學生前往中國實習和交流。儘管疫情期間這些活動暫停,但2023年這些活動數量再次增加。中國官員聲稱所有台灣年輕人都參加了中國的夏令營和活動,目的是讓他們成為和平統一的動力。

台灣年輕人的態度與變化

儘管中國的統戰工作不遺餘力,但調查顯示台灣年輕人對中國的認同感並未增加。超過80%的35歲以下台灣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20多歲的年輕人中,有超過90%認為台灣和中國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到中國工作、學習或投資的興趣比例也顯著下降,從2019年的33%降至2022年的3%。這些數據表明,中國在台灣年輕人中的影響力大幅減弱。

經濟因素與法律威脅

中國吸引力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其經濟放緩,對台灣年輕人不再具有過去的經濟吸引力。中國年輕人傳播有關失業和精疲力盡的故事,加深了台灣年輕人對中國的負面印象。此外,中國的法律環境也令人擔憂。今年6月21日,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和公安部聯合發布了針對「台獨」分子的懲治指引,嚴重限制台灣人在中國的言論和行動自由,甚至可能面臨死刑的威脅。

台灣年輕人的真實感受

報導中引述了一位參加中國統戰活動的台灣年輕人王亨利(Henry Wang)的說法。他表示,這些統戰旅遊對他們來說是一筆划算的交易,但不太可能改變他們的觀點。過去的研究表明,隨著台灣人與中國的接觸增加,他們會更加關注兩地的差異,並且台灣身份認同會更強。王亨利對中國並沒有特別的歸屬感,他認為這些統戰活動更像是一次體驗「陌生文化」的機會,而不是培養中華民族主義的手段。

結論:統戰工作的失敗與台灣的未來

中國試圖透過統戰活動影響台灣年輕人的策略顯然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台灣年輕人對中國的認同感不僅未增加,反而更加強烈地認同台灣身份。隨著中國經濟吸引力的下降和法律環境的威脅,台灣年輕人對中國的興趣持續減弱。這些趨勢表明,中國的統戰工作在台灣年輕人中的影響力將持續下降,未來需要重新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