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王正結合藍白勢力亂政,剛好政論節目有邀請傅崐萁和何煖軒進行公共性政策論辯,前交通部次長,也是博士的何煖軒,已針對傅所提出環島高鐵、花東快、國6東延等3大的錢坑草案,其預算合計近兩兆元,以「交通人」的專業角度,點出經費龐大、施工困難、環境影響評估等問題。

 

  但政策論辯過程可以看到傅的流氓硬幹習性,不斷提到「環島高鐵」與「花東快」兩案已列入立法院院會討論事項,若無共識,藍營就能以人數優勢表決通過。花蓮王一直聽不見專家何煖軒,一再提到如果要在東部也蓋高鐵,極大可能得靠國家持續補助,「那就無法永續經營了」,不能長期靠這樣營運。

 

  傅以為他還在花蓮當王,此事是台灣全國的公共性政策事務,當何提醒傅環島高鐵政策說服需有科學論據,但傅說我是花蓮在地人就想過關,「環島高鐵」政策不是把高鐵丟給英美法先進國家,說國家零支出的說帖就要矇騙混過去,談到後來,傅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禁不起專家公開討論的科學檢驗,只見證傅為錢坑案辯護的失敗性!

 

  在台灣,有許多政黨政治人物在意圖說服台灣民眾時,會使用不同的手法來替自身政策或行為背書,其中不乏以「交給先進國家團隊」、「政府零支出」、「他國也如此做」作為政策說服的說帖設計,但當以不同國家作為參考設計政策論述時,是否適合台灣的現實狀況,進行問題解決和提高生活品質?上述問題也是傅的政策論述致命傷!

文.張天泰(政治工作者、教育博士)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