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各地政府因賣地後收入大幅度減少,地方財政負資產情況嚴重,政府財政遇到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最嚴重的問題。這樣的財政困境下,中國政府不得不尋找節流的辦法,而公務員薪酬似乎成為了被犧牲的對象。

 

去年,中國各地接二連三傳出事業單位員工被降薪和取消福利的消息。北京、上海及揚州等地近期再度傳出因政府財政補貼減少,導致退休教師、醫生等政府事業單位員工的收入嚴重下降。這樣的情況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網民的熱議,不少人擔心中國是否進入了全民降薪時代。

 

公務員薪酬下調:工資減少三成

 

在這股降薪潮中,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的薪酬受到了重創。許多公務員不得不提前退休,以鎖定工資,然而,新政策的出臺卻讓他們的退休金也大幅減少。

根據自由亞洲電臺的報導,去年八月前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政府事業編制人員開始被減薪。北京同仁醫院的醫生在去年八月工資大幅縮水,績效獎金和夜班費降幅達50%。這一現象的背後是醫院虧損的增加,以及防疫等工作量的增加所導致的支出增加。

 

而對於退休公務員來說,退休金的減少更是一大打擊。有人原本計劃去年退休,以期待一年後加薪再退休,但未料新政策出臺,今年的退休金被削減近三成。

 

公務員退休金減少:生活朝不保夕

 

公務員退休政策的改變也對退休金造成了直接影響。有人後悔未在去年退休,導致今年的退休金被大幅度削減。許紅在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提到了一名派出所警察的例子,他因為錯過了去年的退休時機,結果今年的退休金只能拿到五千多元,比原本可以多領的一千元少了許多。

 

這樣的情況讓許多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感到生活朝不保夕。面對不斷下降的薪水,許多人選擇提前退休,以避免退休金被進一步減少。這也反映了中國社會底層人口生活的困境,他們為了確保生計穩定,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

 

政府財政壓力與民眾生活困境

 

公務員薪酬的下調不僅對公務員本身造成了困擾,也對整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許多民眾表示,雖然公務員薪酬減少,但老百姓的生活同樣困難。破產的企業增多,失業人數增加,這些都使得社會矛盾日益加劇。

 

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尋求穩定的就業,包括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等。然而,政府財政困境使得這些穩定的就業也變得不再穩定,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面對這樣的情況,中共需要更加積極地尋找解決之道,才能讓社會恢復穩定,讓人民生活有保障。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